一直是中国古代最中心的地带,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是以中原为中心建立朝都。中原更是包含了绝大部分的朝代变更,中原地区在如今虽然已经不如古代起到了如此至关重要的地位,不过历史终究无法磨灭。
那么,本期一起了解古代对中原大地的别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大地指的是今天山西晋中以南,河北中南部,河南全部,山东西部一部分及西南全部,陕西的华山县以东的地区,还有安徽北部淮北那一块,湖北北部及西北部一部分。你把地图上的这个范围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图一对比就行了。
其中主要的大国春秋时期是晋国全部,秦国东部,齐国西部一小部分和鲁国西北部一部分及楚国北部一部分。到了战国时期因为战争等一些原因,就变成了,赵魏韩三国及楚国北部。
中原一词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它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曾长达五千年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中土”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是古代华夏族的发源地,即今天的河南省。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一些夏、商时期的河南省周边地区,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也被纳入中原文化区。
“中国”有“九州”、“诸夏”、“赤县神州”、“禹城”、“震旦”等称谓。“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结束语】无论是什么样的称呼都是古代中原地区的名称,从古至今的中原地区已经经历了无数的别称,这些至如今也是广为传承的无数的皇帝在此建立自己的朝都更是“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最好体现。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