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灯笼-(找)旧(舅)、外甥打舅-事公办;情理难容等等信大家都有听过关于舅舅和外甥的歇后语,那么在中国中国舅舅和外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想必大家很多人都知道,“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这个风俗。关于它的渊源在此介绍一下。
孔子《孝经》: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在北方一些农民的心目中,舅父特别是大舅的权威有时高过父亲,特别是在管理、引导儿女尽孝、分家的问题上。当有一些儿女对父母特别是对母亲不够孝顺或出现家庭财产纠纷的时候,往往当母亲的会请来自己的兄弟也就是孩子的舅舅主持公道,作用非常明显。在潍坊市的一些地方,还有这样一种风俗,舅舅前来主持公道的时候,手里一般提一根棍子,外甥不听话,可以一棍子打过去,令一些不孝子女谈“舅”色变。所以当地有这样一个谐后语:舅舅的棍子,打了白打;舅舅的棍子,专打不孝顺的。
通常,母亲如果和子女之间发生矛盾,往往有舅舅出面进行调解,因此,外甥一般都很尊重舅舅。舅舅对外甥来说,地位仅次于自己的父亲。所以外甥有给舅舅拜年时不必客气。
在南方一些地方,新娘出嫁日舅舅的职责更大于父母,从新娘出门之时起,就必须由舅舅抱着出门,一直抱上轿(现今一般为上婚车),并且在舅舅的陪同下进入男方家中,从一进到男方家中就必须把舅舅安置坐上席(距香火最近的位置)。结婚当日,女方的父母不出席男方的婚宴,女方父母在当天婚宴的职责由舅舅代为行使。
您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