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强大的原因

       德国产品享誉世界并引领潮流的原因在于其强大的制造能力与完善的工业体系,其内在动力是工匠精神。为了探索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我们结合德国制造业产业成功经验,分析了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形成机制,希望能形成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德国制造”,在优异的品质保证前提下,运用信息管理技术,使其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管理成本不断下降,运营绩效日益显著。德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全面提升,在重型机械、高端制造等领域已领先美国。德国制造业的厚实品质得益于德意志人的理念和胸怀,把勤俭务实、遵纪守法当作神圣信仰,把忠厚老实、信守承诺视作一种社会责任。以“隐形冠军”为代表的德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企业之大,而在于企业之强,强在其拥有的创新能力与工匠精神。德国工匠精神不仅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表征,更是推动德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
靠山寨起家的德国制造业
        在大机器时代,迫于技术的不成熟与工匠技艺的落后,德国制造业整体处于世界制造行业的落后批队,经过数年来对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德国制造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此德国不仅是诗人、思想家和作曲家的国度,更盛产科学家、工程师和技师,并以其登峰造极的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和汽车制造业而享誉世界。
 “德国制造”并非天生高贵,开启工业革命时间较英法等国晚了将近70年,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正式启动工业革命序幕。1871年统一后,德国国内百废待兴,世界市场也基本被瓜分完毕。1876年,参加美国费城世界商品博览会的德国展品被贬为粗制滥造品。由于缺乏先天技术与人才积累,德国最初在制造业上乏善可陈,只能采取偷师、模仿英法制造业的方式。
然而,德国工业界出现了大面积的严重违背商业道德的现象:通过剽窃、伪造商标等方式,将德国制造的产品贴上“英国制造”的标签。更有甚者,德国企业界派出商业间谍到英国以“学习旅行”的方式,大肆剽窃英国的顶尖技术,然后迅速转向国内,利用廉价劳动力与原料的优势抢占英国的市场份额。德国的这些行径给其制造业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德国产品已然成了廉价、劣质、低附加值的代号,随之而来的是遭到他国的抵制。1887年,英国议会甚至针对德国修改商标法,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产品均需注明“德国制造”字样,以此区分劣质德国货和优质英国货。彼时,“德国制造”犹如烙在德国人脸上屈辱的“红字”,从此迫使其奋发图强,打响了一场为质量而斗争的百年战役。
制造品牌和百年老店数量世界领先
从1887年开始至今,“德国制造”走过了132年的历程,诞生了2300多个世界名牌,在这期间,德国工匠精神起了决定性作用。根据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德国的梅塞德斯奔驰、宝马、思爱普等10个品牌位列其中,且品牌数量居第2位。德国专利发明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时还有500项工业技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出口产品大多为制作精良的高附加值产品,德国产品很少遭遇反倾销。在全世界3500个中小型隐形冠军企业中,德国拥有1400多个,占全球总数的一半,集中在医疗激光技术、铣齿和磨齿机床、居家日常小商品、户外家具、化工等领域。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以营业收入来衡量,德国电力传输工程、材料处理技术、通风技术、机床设备和农用机械等12个部门位居世界第一。世界上超过200年的企业共5586家,德国就拥有837家,占据全球总量的15%,数量位居全球第二。这些优质企业与百年老店秉持着不盲目求快、不浮不怠的宗旨,坚持精益求精、久久为功的信念,穷其一代甚至数代来打造自身品牌,为德国制造业实现由饱受质疑到闻名世界的飞跃作出重大贡献。
职教文化使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早在13世纪,德国就形成了“师傅带学徒”的职业教育模式,到了中世纪晚期又确立了“学徒、工匠、师傅”的等级制度。匠人的民间地位十分超然,在当时的商业重镇纽伦堡,随处可见的街道名称并非政治、文化名人,而是曾深远影响过当地人生活的匠人。中世纪晚期,德国引入“学徒、熟练工、师傅”匠人分级制度,规定匠人须考取专业资格证或申请专利才能获得从业资格,将工匠制度以成文条例确定下来。17、18世纪,德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极为繁荣。此时,成为匠人须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跟着师傅当学徒,二是学徒期满后外出游学,三是自行为师带徒弟。如今,大家熟知的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等德国姓氏,原意即为鞋匠、裁缝和铁匠。
此外,德国人也完美沿袭了匠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良好品质。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备有齐全的工具,从各种型号的改锥、电钻,甚至到简单的机床设备不一而足。“千工易遇、一匠难求”,而高素质的工匠是德国制造业发展之本,高质量的职教体系成就了德国传承至今的现代化工匠精神。当然,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中得以产生和延续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促进了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一方面,就职业威望来看,德国工匠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德国素来有注重技能、崇尚手工制作与生产、尊重职业平等的文化传统。技术工人在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国家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上能得到与教授、工程师、医生等其他职业相应的甚至更高的声誉与尊重。同样,德国工匠自身也对从事本职业充满了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履行职责。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产品质量与技工的职业声誉息息相关。如果一个技工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解雇,将很难在行业内再次就业。另一方面,就薪资来说,德国工匠一般拥有体面的收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高级工或熟练工的薪资甚至高于部分高收入职业从业者。
工匠精神背后的文化传统
       早在中世纪,德国就有了“工匠”这一职业,特指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被称为“师傅”(Master)。他们对自己的产品高度关注,奉献终生,以追求完美
世界制造强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哲学思维、民族性格及宗教信仰等因素都影响着物质生产活动,并促进了工匠精神的形成。提到“德国制造”,人们便会想到:优质精密、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成就德国强大制造业的文化核心在于专注精神、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秩序主义和厚实精神等,这些文化要素经过哲学思想的百年浸润,与德意志民族的整体精神文化紧密相连。在哲学思维的影响下,“求真”的意识,“严谨”与“理性”的思维,“天职”的观念,已然成为德意志民族的群体品质,逐渐凝聚为工匠精神,并注入到德国的制造业发展之中,成为“德国制造”的根基,为形成精益求精、专注坚守和传承创新的工匠精神提供了文化动力。
德国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员工的工作态度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逐渐内化为德国人的品性。无论是百年前的教堂大钟、建筑、地下排水系统、酿酒设备与家用产品,还是今天的奔驰、宝马等,都是德国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外显,而隐含其后的则是“德国制造”独特的精神文化。
法律与信用体系是根基
受罗马成文法的影响,德国力求通过制定法典式和系统化的法律,来确保其被严格遵守与执行。这不仅得益于人们对法律的敬畏,还与德国庞大而可靠的信用体系有关。德国信用保障机构名为SCHUFA,于1927年在柏林成立,截至2017年底,其数据库里拥有6620万自然人以及150万法人的信用记录,也就是说德国全国四分之三人口的信用都有据可查。
透明公开的信息查询系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双向的信誉保障,商家和潜在合作伙伴,可以随时在网上或者打电话查询对方信用数据,以筛选合作者。无论是贷款、签订合同等“打交道”,都要看信用,因此信用保障低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上存活。信誉体系的双向约束力形成了一条强劲的“信任链”,这种“信用关系”使得商家只有通过诚信经营,避免登上信用系统的黑名单,才能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日益完善且严格执行的法律制度与信用体系,使企业不敢轻易作假,且大都建立了公司诚信条款,并要求所有员工严格遵守,从而奠定了德国诚信社会的基石。
制度是德国社会诚信建设的保障
德国的社会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除基督教文化所倡导的伦理原则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日耳曼民族文化都对德国社会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规则意识和契约观念等也是其核心因素。按照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Tacitus)的记载,德国人在日耳曼民族形成初期就具有浓厚的规则意识,在德国文化中得到加强并延续至今。
在德国社会,违背社会规则的人,大多会招致周围人的谴责,潜在的规范压力会促使其改正行为、符合规则要求。从制度的制定到执行,德国都有着严格规定;社会也通过一系列相关制度,约束与规范人们的行为,告诫人们要坚持诚信的原则。这种诚信制度建设同样渗透到德国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公共交通方面,自觉购买车票,乘客不需要检票便可以自由乘车。而这种完备的信用制度背后体现出的是德国文化中的规则意识,它是德国社会诚信建设的基石。
标准的塑造
早在1907年,德国就在穆特西乌斯等人的倡议下建立了标准化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1917年,德国标准化学会(DIN)的成立标志着其国家级标准化的权威组织正式建立。在此基础上,德国又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完善了以DIN为核心的生产标准化运作体系,这不仅规范了德国的标准化生产,而且把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放在了生产的核心位置,从而在制度层面保障了工匠精神的传承。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也演化出其生活与工作中的“标准主义”;对于标准的追求和坚守,必然导致对于精确的追求;而对于精确的追求,又反过来会提高标准的精度。标准主义在德国企业的具体表现,首先是“标准为先”。德国人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被带入制造业中。即在制造产品之前,先定标准,并完善各个环节和零部件的标准,为实现“零缺陷”目标打下基础。其次是“标准为尊”。今天我们经常接触的标准大多来自德国。
在德国制造的过程中,“标准就是法律”,尊重标准、遵守标准,就像带安全帽和遵守红绿灯一样自然。标准为尊在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体现得尤为明显,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自1918年起,其制定的3.3万个行业标准中,80%以上为欧洲各国所采纳,这是“德国制造”的基础,也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标杆[8]。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德国又建立起质量管理认证机制,对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规格、成品质量等逐一审核,严守秩序,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消费者负责。这种秩序与制造业相关的含义是:整理,整顿,规则,规章,秩序,顺序,纪律,安宁;其空间表现,则是物品放置的条理性,而且用目视化管理并标识清晰,正如德国企业无需推行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理、素质),一切都在自觉之中。
自我超越的核心:严谨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延续性发展,与德国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以及其在政策、制度、教育等层面的充分保障是密不可分的。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是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过程。从其本身的基本内涵来看,长期积累的技艺经验是技术升级的前提,而质量文化意识的提高是促进德国工匠精神形成的内因。在客观上,良好的经济环境、行业的精确定位细分、鲜明的产业导向等因素又加速了这一进程的推进。
德国工匠精神历经了数百年的培育与积淀,即使在机械复制时代也从未断流枯竭,反而静水流深。工匠之所以具有“职人气质”,是因为德国工匠精神植根于深厚的社会文化传统之中。德国工匠,于职业,有着热衷的情怀;于产品,有着止于至善的追求。
他们兢兢业业、苦心钻研,力图实现产品质量“从99%到99.99%”的完美跨越,德式认真比起日式认真更甚,这是德国人融入骨髓的性格特征,其背后蕴含着更深刻的美学情怀。德国讲求“匠心”,而非“匠气”,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同时,德国还针对出口产品建立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程序,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企业能够及时解决遇到的产品问题。在无比严格的质控下,德国从生产机械、化工、电器设备,到厨房用品、体育用具,乃至一支圆珠笔都秉持着“但求最好,不怕最贵”原则,严选材料、严格工序、严格检验,每一个成品都是世界上过硬的产品。
产业导向的教育和培训制度
制造业领域工匠精神的形成,离不开生产技术这一物质基础,而生产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职业教育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1871年德国统一后,小学、中学、工商学校、技术学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得以很快建立,到1890年时文盲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而德国的技术人才培训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969 年德国制定了《职业技术培训法》,规定青年人必须参加技术培训,企业有义务为青年工人提供技术培训的岗位。这使得很多有益的经验得以有效保留,也使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得以传承。
“德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建设应用科学大学与工业大学,专注于工科和理科专业;二是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体制是一种由国家立法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职业培训体制。中学毕业后的年轻人中的一半可以选择国家认可的350种职业培训课程中某一种进行学习,约三分之二的年轻人曾参加过培训并获相应证书,从而获得专业技术认可、开启职业生涯,成为德制造业强有力的前沿军和后备力量。三是善待员工。德国政府和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幸福指数,认为企业员工满意度、产品质量与技工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同等重要,是影响其制造业发展水准的关键因素。据Stepstone公司于2017年统计德国工资报告显示,德国工程师是所有工种中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仅次于医生和律师。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技师,其收入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对技术的熟练掌握,成为高级技工或是取得工程师文凭后,收入还将显著增加。
在学徒管理方面,德国通过制定全国统一标准和企业培训指导计划来加强监管,以提高学徒的培养质量。同时,学生在正式上岗之前也要接受不低于三年的学徒训练,且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培训资格证书。这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其刻苦务实的工作作风打下基础。
行业体系精准定位
高度细分的行业使得企业能够保持其自身竞争优势。德国企业尤其是隐形冠军企业,扎根单一细分行业深耕,有限的目标使得企业精力能够聚焦,从而生产的优质产品为顾客满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其产品远销全球。这些细分领域的企业保证德国制造的基础生产,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剂”。精准的行业定位,长期致力于细分行业的纵向深耕,使得企业能够在固定领域持续发力,一方面逐步积累行业经验,使得竞争对手很难在短期追平;另一方面在客户关系上的长期经营,能够提供可靠的质量以维护他们的关系,而且企业30%以上的员工都跟客户有着非常频繁的接触,拥有较强的客户粘性。当然,客户关系的维护不仅基于双方感性的情感基础,更在于企业经济理性的选择,即能否能够让客户对自己的产品形成依赖感,这样的依赖感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而这一点正是德国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
据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显示,75%的隐形冠军企业认为客户很难从市场买到替代他们的产品。在短期技术领先市场水平的情况下,企业的理性选择是在帮助顾客的同时并获得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自己产品的独特性,从而能够和客户维持长期稳定的互利关系[。
工匠精神在行业协会中得到滋养
德国向来重视产业、企业集群,既形成竞争态势,激发最佳效能,也增强行业内沟通与协作,加速新技术的迅速传播与应用,这也是行业协会得以成立的背景。
行业协会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自治性,其职能有三:其一,向政府、议会、媒体和公众表明业界利益与立场,参与政府有关质量政策的立法实践,同时向企业提供创业、法律、技术等咨询,开展行业现状普查,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解决之道。其二,监督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审核企业合同,跟踪调查企业的质量信用状况,对存在的隐患及时警告,对问题严重的实施处罚。其三,设立专门的职业培训和进修机构,配合政府为企业输送优秀的生产一线员工。此外,一些行会还在海外设立常驻机构,为本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乡镇政府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包括产业政策引导、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加强各方沟通交流等。除此之外,非政府组织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有突出表现。全德30多万个行业协会和联合会等社团组织,将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信息得到完整和及时的传播,为数众多、覆盖面广泛的行业组织与成千上万个企业进行着密切联系,并开展实际工作。
例如,德国工业联合会,下设35个全国性的成员协会,其下有153个州与镇代表处,及344个专业协会,联系着8万多家企业。这些非政府组织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筹措企业发展资金、发布政府和市场信息、并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员培训等相关服务,并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另外,社会组织还长期在企业和政府之间起到纽带作用,使得政府对一些发展困难地区实行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制度,很好地解决了德国老工业区资金、技术不足的问题。
 
上一篇:德国到底有多发达
下一篇:德国橱柜十大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