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德国的陆地面积是35.7万平方公里,与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时的54万平方公里相比少了约34%。这是对德国接连挑起两次界大战的严厉惩罚。在这近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德国失地中,波兰获得了大部分。下面就以一战后波兰独立为开端讲述德国的领土变迁。
波兰在18世纪后半叶被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联合瓜分而灭亡。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绑缚在波兰人身上的三重枷锁,即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均被摧毁,深受奴役压榨之苦的波兰即将迎来重生。但战后初期的波兰却政权林立,有华沙摄政委员会,以及在克拉科夫成立的由地主和资产阶级组成的临时政府等,但随着毕苏斯基从德国监狱释放出来回到华沙后,政权林立的状况就不复存在啦。毕苏斯基属铁腕人物,因多年来坚持以武装反抗争取波兰独立而深受拥戴。1919年1月,以毕苏斯基为总统的波兰联合政府成立。在随后确定波兰边界的过程中,毕苏斯基的信条是:我们在西方所能得到的土地都要依靠协约国,同时要达到能够挤压德国的程度。这样,波兰自德国获得了波兹南地区和穿过西普鲁士的以波兰居民为主的波兰走廊地带。波兰走廊使波兰获得了出海口,却断绝了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之间的陆路通道。除此之外,波兰亦获得了国际联盟保护下的但泽自由市的管理权。
反观德国,这个军事冒险失败的国家除了损失上述领土之外,还丢掉了马尔梅迪−欧本、石勒苏益格北部及阿尔萨斯和洛林(根据凡尔赛和约,石勒苏益格实行全民投票以决定归属。按照1920年的投票结果,该地区北部重归丹麦,南部仍属德国)。这里着重说说马尔梅迪−欧本,德国除将该地区划属比利时外,还将芬邦铁路交了出去。芬邦铁路连接着矿产资源丰富的小国卢森堡和德国西部的工业中心亚琛,这条重要煤铁运输通道的主权属于比利时后,一个有趣的现象产生了,那就是铁路西侧的德国土地成了飞地,虽然现在芬邦铁路已改建为徒步旅行和自行车道,但主权仍属比利时,故而总面积25平方公里的德国飞地依然存在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来说是苛刻的,其对德国疆界的重新划定,使得德国欧陆面积与战前相比减少了13.5%。而二战后,作为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的德国,又被剥夺了十余万平方公里。
二战后德国东部界线后退了两百多公里,这与战后苏联疆界的大踏步西进有莫大关系。作为已跃升为超级大国的战胜国,苏联根据其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建立的东方战线,疯狂扩张版图,囊括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波罗的海三国和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等地,共计50多万平方公里。这使得重新独立的波兰的疆域被严重压缩,其只得向战败的德国索取土地以补偿损失,即东边失地西边补。这样,以奥得河−尼斯河为界的德波新边界形成了。此次领土变更,德意志人最伤心的当属东普鲁士的离去。
东普鲁士是1618年勃兰登堡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德以普鲁士公国末代君主女婿的身份获得的。而正是依托东普鲁士,勃兰登堡选侯国才升级为王国。因为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除了由帝国皇帝兼任的罗马人民的国王和波西米亚国王外,是不允许有其他国王存在的。所以勃兰登堡选侯腓特烈一世只得在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范围的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加冕为王,国名亦称作普鲁士王国。所以说东普鲁士是普鲁士王国的诞生地,它寄托着德意志人的民族情怀。但其却成了德国肆无忌惮的对外侵略扩张的牺牲品,二战后,东普鲁士的北部变成了苏联的加里宁格勒,南部区则成为波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