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镰行动”里的重大战略失误:希特勒的犹豫

      二战中,德军因为在重大战役(挥镰行动、莫斯科战役、格勒战役)中决策失误错失战机而丧失的胜利,不免。

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后,德国与英式开战,但是面对欧洲大陆陆军第一强国法兰西与日不落帝国英格兰的盟军,绝大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都认为没有必胜的把握,认为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不愿意随便开战。所以当曼施坦因提出“挥镰行动”设想时,遭到司令部的拒绝,并且被“明升暗降”,调任第38步兵军军长,离开指挥中心,也再没有参与“挥镰行动”。不过曼施坦因借接见新任军长时,向其谈了“挥镰行动”的构想,希特勒大为赞赏,立即命令司令部按此布置作战计划。不过,据当时任第19装甲军军长的说,除了希特勒、和他本人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是具有心的。

1940年5月10日,战役打响,战争初期德军的佯攻取得胜利,使得集结在法国北部的英法主力立即越过法比边境火速增援荷兰、比利时,然后,德军担任中路主攻的伦斯德A集团军群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攻克色当。然后经过艰苦的强渡马斯河战役,夺取制空权后,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敞开了。不过所有人对超出意外的战果赶到吃惊与恐慌,古德里安两度辞职抗争,迫使德军统帅部同意他继续向前推进,顺利到达英吉利海峡。

此时,70万余英法联军主力的左翼实际上已处在德军的包围之中,两支装甲劲旅攻克包括敦克尔克在内的法国北部的几个海港了应该是唾手而得的事,但是却接到希特勒命令,要他们停止前进,并称“敦克尔克之敌将全部留给元帅的空军去解决”。联军利用这一转瞬即逝的喘息机会,得以实施从海上撤退的“发电机计划”,从5月26日到6月4日,从先后撤出33万人。随后,德军实施了“南下计划”,古德里安和大出风头,法国灭亡。

希特勒怎么想的成了一个难解之迷,但是错误是极其严重的,它影响到日后对英国的入侵,并且使英国人以后在非洲和意大利能继续作战,其中的法军8.5万人,成为日后反攻欧洲大陆的主力。也就是说,如果同意古德里安等前线将军的作战行动,歼灭英法联军,那么后面踏平英伦三岛指日可待,英国政府应该会迁移到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去,下一步控制非洲也就几乎不费。最重要的是,不会在与英国空军的空战中丧失德国空军主力,那么在对苏联作战的局面将会得到极大地改善,将苏联赶到乌拉尔山以东应该也是不难。

后来看了一组数据,德军穿越阿登山区的坦克为5000辆,美国最后制造并送给盟国投入战斗的坦克为33万辆,照这个数据看,即使德军征服欧洲与非洲,但因为美国的参战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最终还是要失败,但是战争不会是我们后来看见的这个进程。

曼施泰因的天才构想,希特勒的独具慧眼将它变成行动计划,经过古德里安等人的实施最终变成了一个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杰作,但又因为希特勒的错误决定使得它没有发挥出最大作用,这里面可以思考的东西很多:

一、用人,欲建非常之功,必用非常之人,在这一战役中,德军三位最杰出的军官曼施泰因、古德里安和隆美尔悉数登场,但是直至二战结束,尽管他们战绩惊人,但是都没有走进德军最高统帅部,曼施泰因前期打酱油,在战争后期担任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算是进入高层,但又随即被免职,古德里安一度赋闲,隆美尔被迫自杀。我以为,三位名将没有得到重用,更谈不上破格提拔,对二战的走向影响很大。

二、个人情绪。第一,不能让亲疏远近影响到决策,据说,希特勒的想法是“敦克尔克之敌将全部留给戈林元帅的空军去解决”,是因为空军在此战中没有建立什么大的功绩,所以想留给亲信戈林,结果最终空军的杀伤力很有限,让英法联军顺利撤退。第二,是他的“人种思想”,这个背后的因素就比较复杂,想给英国留个面子,让英军自动投降,但本来就没有逼降英国的实力,只是因为战争中突然出现的机会,却不去抓住,怎能掌握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三、信心。战前大家信心不足,所以对战中的机会就不敢去捕捉,另外也不排除内部人士嫉妒别人的成功,度过马斯河之后,古德里安不得不两度提出辞职,迫使陆军总部同意其向前推进,就在最后,全歼英法联军的机会就在眼前,希特勒还在担心其装甲部队会陷入重围,这也可能是其作出停止前进的命令原因之一。

四,分清主次。有人说,不做攻击敦刻尔克英法联军的决定,是要保留实力,解决法国大陆上的一百多万法军,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扩大战争规模还是先摘取胜利果实的选择,而这种时候就要求统帅对战局有清醒的认识,以便做出决策,但是他们远离战场,实际上思想很难跟上瞬息万变的局面,特别是战果已经大大超出预期以后,往往会导致保守的想法。

大胆就会导致冒险,扩大反倒可能失去已有的,如何抉择是每一个决策者面临的难题,信心、思想、感情、希望等各类因素都在影响这你的决定。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要有良好的执行,才有可能朝着有利的结果推进,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上一篇:美军从上甘岭得何经验使其海湾战争伤亡数百即大胜?
下一篇:纳粹为什么会在德国成功:一战后民族主义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