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走到哪里你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说德国人重视教育,德国人真正引以为豪的是,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新闻链接
  10月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考察合肥学院,宣布建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及合作基金。(中国新闻网,2015年10月30日)
  在德国传统高等教育观念中,接受高等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政府不设重点大学,认为大学一概平等,所有大学都应提供同等优质的教育。如今的德国大学,在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中,正在进行艰难的改革:1999年提出的“博洛尼亚改革”主张建成欧洲统一的大学教育区,使 46个国家之间拥有统一的学制和互相承认的学位,这意味着德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 Diplom/Magister(相当于工科 / 文科硕士)本硕一体的学位制,逐渐向与英美学制接轨的 Bachelor(学士)与 Master(硕士)双级学位制过渡。2005年,德国政府开始实施“精英大学计划”,重点对几所大学进行资金资助,以和英美名校竞争。德国大学正在经历这样一场革命:更快、更简单、更实用。整个社会都强调“注重实际”,学生们在哀叹课业繁重,教授们抱怨太忙,校长们为如何从国家那里得到更多拨款处心积虑。但是,这种改革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质变:大学辍学率并没有明显减少,也就是说,所谓的“漫游”、“闲逛”的传统式德国大学学习,原来不像想象中那样是辍学率高的根源。在德国特殊的社会大背景下,在本土理想主义精英教育与美国实用主义精英教育的分岔口前,德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很“德国”的举动——不左不右,勇往直前。
  “去中心化”的大学——独立的学习模式
  德国每个独立的行政区都想有自己的大学、剧院和博物馆,于是很多小的文化中心发展起来。在这个“去中心化”的国度,几百年来自在地发展着,逐渐和所在城市融为一体,每个大学都能成就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大学城文化圈。海德堡大学校史专家彼得默斯伯格教授说:“德国人真正引以为豪的是,他们的每所大学固然都有独特之处,但总体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很相似,并无优劣之分。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这与美国大学体系不同,你没法拿哈佛、耶鲁与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大学相比。”若硬要区分的话,只能按各专业侧重点或者教授在业界的名望来区分,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这里,学生可以追随教授的脚步读遍国家的每一所大学,在某条学术道路上无法继续前进时,也可以转专业,只要修够学分,某些专业再通过国家专业考试,最终依旧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
  和“去中心化”相得益彰,德国教育最注重的是一种独立精神。德国大学没有年级和班级的概念,更没有班主任,教授只负责学生的学习问题,其他生活问题由独立于校外的学生事务委员 会来负责,住宿也是由不属于大学的独立住宿学院解决,往往几个学校的学生共同居住其中。在 德国人的概念里,大学生应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已经成熟到不需要教师引导。 大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去听课,聆听不同的看法、事实和建议,自己去判断、检验和决定。相比之下,英美大学像一座规划得很好的城市,有时候连学生的私人生活都是有组织的。德国大学,你乍一进来,可能觉得空荡荡的,什么都抓不住,似乎没人关心你,也没人来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聪明人得靠自己找方向。但没有指导,同时也意味着没有束缚。有些学生甚至一学期只修一门课,为 的是彻底地把课程钻研透彻,吸收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那种考试结束就还给老师的知识。
  在德国大学,只要有5个或以上的人选课,课程就可以“开张”。效率似乎不是德国人对大学教育的首要考虑(事实上许多大学仍然允许众多舍不得毕业的“老学生”赖在学校也是明证之一)。课本大多为几本经典的参考书目,学习主要靠自学,有些课甚至不想去上都可以,只要通过期末考试就能拿到学分。大学授课模式主要有三种:讲座课、讨论课和练习课。讲座课上,教授一般都是提纲挈领式地提出要点。练习课和讲座课紧密联系在一起,每周或每两周一次,与讲座课穿插进行。习题纸会提前分发,学生可以提前浏览,助教会在课上逐题分析并演示完成所有习题,也会穿插讲座课的知识进一步分析。有些课程的习题题目与参考答案会课后公布在课程网站上面,供学生参考自学。讨论课是德国传统特色授课模式,教授会拟定一些具有讨论意义或争论意义的论题,学生任选其一,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在规定期限内将若干份论文交给教授的秘书,供其他学生索取阅读。学生在讨论课上作一个简短的学术报告。全体参加者(包括主持讨论课的老师)可对此进行评议或给出自己的解释,最后由老师作出评定总结。学生再根据讨论课的情况,完成论文,并提交给教授,以期获得讨论课的学分。
  注
  德国的教授为终身制。教授可以合作成立一个小型研究所,有1名秘书,3~5名助教以及一个仅供研究所使用的专业图书室(往往存放一些专业的文献与专业工具书)。教授有固定的研究经费,有人事权,可以提供1~3个助教岗位。此岗位一般提供给准备在教授那里攻读博士、愿意与教授一起完成主攻课题的人;或者是已具有博士学位,准备进一步完成博士后论文的人,或仅是为了与教授一起完成主攻课题,然后另谋更好出路的助教或讲师(他们同时也负责一些课程与考卷的批改)。
  教授在课下会请学生到研究室或自家参加茶会,期间气氛轻松愉快,国际政治、文学艺术、历史民俗、时尚潮流,兴之所至,学生们尽情高谈阔论,教授也放下了讲台上那种一丝不苟的“架子”,细细聆听学生们的讨论,在学生的思路走进死胡同时进行简单的引导,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教授这种启发式引导往往更容易让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个性化思路。此时的师生已不是师生,俨然是愉快辩论的学者。
  德国大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为了消化教授所讲的内容,必须花费大量精力,有时还须挑灯夜战,大学生在公共汽车或火车上看书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德国教育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 的智力习惯,并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所有的知识都是作为通往学海彼岸的交通工具, 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注
  美国教育史家认为,19 世纪美国留德学生从德国 大学获得了三种智力财富:智力习惯、智力方法、智力的和道德的信念。智力习惯代表学者个人及其学术的独立性,它是三种财富中最为宝贵的;智力方法代表在思想和研究上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这似乎是日耳曼人的一种独特的财富,即掌握全部能够知道的有关的事实材料;智力的和道德的信念,即深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将为知识和学术增添财富。
  宽进严出的大学门槛——一丝不苟的应用型治学
  对德国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一种权利。州政府有责任让每个年轻人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只要他满足基本的条件。德国没有大学入学考试,学生只要通过中学会考,就可以申请任何大学的任何专业。与英美名校相比,德国大学不会得到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最好最聪明的学生,但它得到的是参差百态的学生,有很聪明的,也有平庸的,但参差才是真实的社会形态,学生就能提前融入一个“百态”的社会。
  进入德国大学不禁让人想起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一句台词:“进来容易,想顺利过关可就难比登天了!”德国大学的办学态度向来以严谨著称,期末考试从来不是比记忆力 , 更没有“划重点”的说法,而是用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应用力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深度。另一个严格的要求就是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后均要求有实习经历。就连在中国学生眼中看似学习压力较小的应用科技型大学也要求进入学校学习前必须有6~8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学校不负责提供实习机会,完全由学生自己解决。当然,接受实习生的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就提高了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德国应用科技型大学的学习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课学期,需要学习比较笼统的基 础课程;第二阶段才进入具体的专业课学期。当然,进入第二阶段之前必须要通过中期考核。由于在基础课学期结束时,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又对专业前景、就业、研究现状、自己对专业喜好程度有了了解,再加上可以换专业和学校(德国大学之间互认学分,转学后的学校或专业都承认学生原先取得的相关课程的成绩和学分),这就给了学生修正未来方向的机会,避免了盲目学习和就业时的迷茫。
  在专业课学期,工科大学的学生将重点进行实践练习。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专业有 36 个专业方向模块,每一模块由核心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构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从36个专业方向模块中选出2个模块,选取相应的课程构成自己的学习方向模块。在教学计划中包括26周的工业部门实习,并完成2个讨论课的课程设计。其基本要求就是:所研发的产品要有用。在实践环节中,常采用“博士+硕士+工程师”的“团队”工作方式,学生被分为几个小组,每个人负责一部分,最终成绩以小组成绩呈现,谁也不能拖后腿。在从事产品开发时强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究方式。教授将学科最新最前沿的工作、进展和结果展示给学生,即便有些理论、有些成果还不成熟。因此,尽管德国大学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学生在大学里接触的不是静态的、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而是本专业最前沿、最活跃的动态成果,极具现实性和应用性。
  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德国各大学和专业都保持着一定的淘汰率,有的学校和专业的淘汰率 高得令人乍舌。比如,亚琛工业大学的平均淘汰率近50%;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电子技术专业是德国非常有名的,其淘汰率有时高达90%。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拿到规定的学分、单科考试三次不通过、论文不符合要求等,都会成为被淘汰的理由。当然,由于德国实行完全学分制,淘汰并不意味着被大学抛弃,正如前文提到的,被淘汰的学生还可以转学、转专业。同时,为了避免教授出题故意为难学生,每个教授的考卷都会提前拿给同学科教授评估难度后再决定是否能够用于考试。考试后,如果有学生认为考题过难或者打分不公平,可以向院系或学校提出申述,学校会根据情况再行定夺。
上一篇:德国日本早教理念分享 原来早教可以如此不同
下一篇:德国法兰克福有个很另类的学校,名叫“自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