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德国战车一路攻城掠地,强悍的战斗力横扫欧洲多国。截止1941年末,法国的沦陷,英国被困孤岛,使希特勒在西欧再无对手,德国称霸了整个欧洲。为什么当时的德军能有如此战绩?
要知道,从1939年德国侵略波兰算起,德国距离一战战败不过20年。20年前在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几乎榨干了德国的国力,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并且各国严厉地限制了德国的发展,德国只能维持10万人的陆军和1.5万人的海军,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不得拥有飞机、坦克和火炮等重武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是如何做到逆袭的呢?
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在战后承担着巨额的战争赔款,对德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在1929年美国发生了大萧条,造成的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使得德国的经济雪上加霜,德国人民生活几乎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外扩张才能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不打是死,打了也是死,但打了就有个希望,所以德国军队就有了战斗的热情。
德国因为人口和正确的决策等因素,统一后发展迅速,在一战时工业实力就基本上全面超过英国了。到二战期间又发展了十几年,虽然有大萧条,但纳粹党大力发展军工业,在1936年前后就恢复到大萧条之前的水平了。从一战到二战,苏联的工业化也突飞猛进,一度达到欧洲第一,但德国也基本处在同一水平。后来德国还整合了奥地利和捷克工业区,开战后还侵占了法国、丹麦、挪威、巴尔干部分地区,哪怕这里的工业资源只有一小部分为德国的战争做了贡献,那也是增强了德国的生产实力。1932-1938年,这几年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提高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增至2320万吨。1933-1936年,德国新建300多家兵工厂,包括55家飞机厂、40家汽车和坦克厂、70家化工厂、15家造船厂和80家火炮厂。1940年8月2日,德军总参谋长凯特尔要求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制订装备180个陆军师的军备计划。到1941年2月,半年之内德国军火生产增加近60%,其中弹药增加100%,坦克增产25%,德国及其占领区的钢产量达到3180万吨,整个西欧还有4876家工厂为德国生产军火。如此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德军前线作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被运送到了前线。
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刺激经济,又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军工行业。再加上德国民众普遍有复仇心理,勒紧裤腰带也要支持希特勒复仇。这样一来,德国的军工行业不缺钱,也就不是稀奇事了。一战结束后,协约国齐聚巴黎凡尔赛宫,商讨如何处理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的战败惩罚问题。
保加利亚好说,它只是跟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有仇,跟英法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战后割地赔款,就足够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稍微难办一点,因为这是两个大国,威胁很大。英法一直觊觎两国的领土,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肢解!于是在巴黎和会后,原先雄极一时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就被肢解成了若干个英法扶持下的中小国家。
其中,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大多数都被英法瓜分,并入英法的殖民地。接下来,最难办的就是德国了。在处理德国的问题上,协约国领导人,尤其是英法美三国领导人,吵得很厉害。
当时,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不应该过分削弱德国的实力。最好干脆不惩罚,或者象征性的惩罚即可。因为他认为,如果德国也像奥匈帝国一样被肢解,欧洲就没有国家能制约英法了。如果欧洲被英法两家独霸,美国在欧洲的利益会得不到保障。至于德国重新崛起的威胁,美国并不需要操心。反正德国离美国很远,威胁不到美国的利益。
德国在二战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人才,使得德国的战略战术水平超越了欧洲各国。如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勃劳希契、隆美尔、邓尼茨、凯特尔等诸多德军统帅,都是二战中赫赫有名的军事天才,放到任何一场战役中,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
闪电战的创始人是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古德里安在一战时是德军的一名骑兵指挥官。他深知骑兵在战争中的突进、穿插、包围和奇袭的作用。波兰成为了闪电战的首个实验目标。波兰的实力并不弱,波兰的陆军当时共有30个常备师和10个预备师,同时拥有12个大型骑兵旅。更为重要的是,英法两大强国都表示对波兰提供战争保护。攻陷波兰仅仅是闪电战的小试牛刀。因为随后1940年对法国的入侵,才使得这种战法真正的大放异彩。
而在此时,总参谋部的一个叫曼施坦因的人提出了一份新的计划,他设想利用强大的坦克部队经过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穿过阿登森林后,直抵色当,突破该区域内的马其诺延长防线,直插大西洋海岸将法国一分为二。由于意外事件导致"黄色计划"被泄露了,所以,希特勒决定采用曼施坦因计划。
德军对各种先进战争理念的使用,使得仍保持传统战争思维的欧洲列强根本无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