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德国的技术与分析

        德国的工业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有坚实的基础,而德意志制造联盟促进艺术与工业结合的理想和包豪斯的机器美学仍影响着战后的工业设计。随着经济的复兴,联邦德国成了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并发展了一种以强调技术表现为特征的工业设计风格。
1947年,为了重建德国的工业,并创造新的产品形式和新的生活方式,战争中被解散的德意志制造联盟重新成立。1951年工业设计理事会成立,这个理事会积极鼓吹简洁的形式,并为“优良产品”设计制定了一套功能主义的标准,强调产品在整体上不应有与功能无关的表现性特征。另外,不少先前包豪斯的成员也积极宣传功能主义的设计。华根菲尔德在战后担任了《造型》杂志的编辑,他认为,所有实用物品都应是朴实无华的、协调的整体。形式并不是一种表面的、艺术性的概念,而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技术、经济等实际因素的产物。所有这些,都为战后德国工业设计定下了基调。
战后对联邦德国工业设计产生最大影响的机构是于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造型学院。这是一所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高等学府,其纲领是使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瑞士籍画家、建筑师、设计师比尔(Max Bill,1908—1994)设计了学院的校舍并担任了第一任院长。比尔曾是包豪斯的学生,他把造型学院看成是包豪斯的继承者,在建校方针上也遵循包豪斯的理论学说,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统一。他写道:“乌尔姆造型学院的创建者们坚信艺术是生活的最高体现,因此,他们的目标就是促进将生活本身转变成艺术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在学院开设了机械与形式两方面的课程。另外,与比尔的理论同时存在、平行发展的还有一些别的理论。这些理论具有强烈的科学性和社会政治色彩。两方面的理论发生了争议,后者逐渐占了上风。比尔于1957年离开了造型学院,由阿根廷画家马尔多纳多(Tomas Maldonado,1922—)接替他担任院长。马尔多纳多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很大的调整,用数学、工程科学和逻辑分析等课程取代从包豪斯继承下来的美术训练课程,产生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设计教育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培养科学的合作者,这样的合作者应是在生产领域熟练掌握研究、技术、加工、市场销售以及美学技能的全面人才,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家。马尔多纳多认为:“一个典型的产品设计师能在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各个要害部门里工作。”
乌尔姆造型学院的改革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并受到舆论界的批评。马尔多纳多于1967年辞职,学院也于次年解散。尽管如此,乌尔姆造型学院的影响十分广泛,它所培养的大批设计人才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乌尔姆设计方法的普及与实施,其成果就是前联邦德国的设计有了合理的、统一的表现,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发达的技术文化。批评的意识在实践中已不存在了。乌尔姆造型学院与德国博朗股份公司的合作是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的典范。这种合作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使博朗的设计至今仍被看成是优良产品造型的代表和德国文化的成就之一。 1951年博朗兄弟继承父业接管公司时,它还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型企业,为了推进设计,博朗聘了拉姆斯(Dieter Rams,1932—)等年轻设计师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组建了设计部,并与乌尔姆造型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该院产品设计系主任古戈洛特(Hans Gugelot,1920—1965)等教师的协助下,博朗公司设计生产了大量优秀产品,并建立了公司产品设计的三个一般性原则,即秩序的法则、和谐的法则和经济的法则。
拉姆斯与古戈洛特于1956年设计的收音机唱机组合“白雪公主之匣”
图10-55拉姆斯与古戈洛特于1956年设计的收音机唱机组合“白雪公主之匣”
拉姆斯与古戈洛特于1959年设计的袖珍型电唱机收音机组合
在1955年的杜塞尔多夫广播器材展览会上,博朗公司展出了一系列收音机 (图10-54)、电唱机等产品,这些产品与先前的产品有明显的不同,外形简洁、色彩素雅。它们是博朗公司与乌尔姆造型学院合作的首批成果。1956年,拉姆斯与古戈洛特共同设计了一种收音机和唱机的组合装置(图10-55),该产品有一个全封闭的白色金属外壳,加上一个有机玻璃的盖子,被称为“白雪公主之匣”。 联邦德国设计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是系统设计方法的传播与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应归功于乌尔姆造型学院所开创的设计科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是以系统思维为基础的,目的在于给予纷乱的世界以秩序,将客观事物置于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并通过系统设计使标准化生产与多样化的选择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系统设计不仅要求功能上的连续性,而且要求有简便的和可组合的基本形态,这就加强了设计中几何化,特别是直角化的趋势。古戈洛特和拉姆斯将系统设计理论应用到了产品设计中。1959年,他们设计了袖珍型电唱机收音机组合(图10-56),这与先前的音响组合不同,其中的电唱机和收音机是可分可合的标准部件,使用十分方便。这种积木式的设计是以后高保真音响设备设计的开端。到20世纪70年代,几乎所有的公司都采用这种积木式的组合体系(图10-57)。
除音响制品外,博朗公司还生产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电风扇、电子计算器(图10-58)、厨房机具、幻灯放映机和照相机等一系列产品 ,这些产品都具有均衡、精练和无装饰的特点。色彩上多用黑、白、灰等“非色调”,造型直截了当地反映出产品在功能和结构上的特征。这些一致性的设计语言构成了博朗产品的独有风格。于1961年生产的台扇(图10-59)生动地体现了博朗机械产品的特色,它把电机与风扇叶片两部分设计为两个相接的同心圆柱体,强调了风扇的圆周运动和传动结构。这种台扇于1970年获得了前联邦德国的“出色造型”奖。继乌尔姆造型学院之后,斯图加特设计中心等重要的设计机构仍努力推进以系统论和逻辑优先论为基础的理性设计。博朗公司于1972年生产的计算器(右),35年后苹果公司iPhone手机的计算器界面(左)沿用了博朗公司的设计。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设计界出现了一些试图跳出功能主义圈子的设计师,他们希望通过更加自由的造型来增加趣味性。被人称为“设计怪杰”的科拉尼(Luigi Colani,1926—)就是这一时期对抗功能主义倾向最有争议的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得到舆论界和公众的认可,但却遭到来自设计机构的激烈批评。科拉尼的设计方案具有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的特点,表现了强烈的造型意识。在这一点上,他与美国的商业性设计走到了一起。柯拉尼用他极富想象力的创作手法设计了大量的运输工具、日常用品(图10-60)和家用电器,其中一部分生产后得到推广,这是市场接受能力的表现和证明。这些设计即使算不上“优良设计”,但也确实有很高的造型质量。从1950年起他一直努力设计具有未来特色的卡车,在自然界的事物中寻求设计拖车流线型车身的灵感,以减少空气阻力和燃料消耗,使卡车具有独特的生态和环保效果。第一辆“Colani Truck”(基于梅赛德斯平台) 卡车生产于20世纪80年代末,现在几经改善已近乎完美。
 
上一篇:德国泛亚铁路
下一篇:德国制造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