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货币改革影响

        德国的货币政策与制度 
        毋庸讳言,德国是二战后的战败国之一。必然的割地与赔款,优秀人才遭遇抢夺,物资的缺少,德国的天好像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可谁又能想到,在1950——1960年期间,德国GDP增长率达到了7% 的高度,与此同时贸易出口的增长同样夺人眼球,1948年为1.4 %,而在大约三十年后的1973年达到了11.6%。被人们称为“经济奇迹”的德国从而在世界经济体中塑造了一个巨人形象。同时,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在飞速的发展,他们之间也有着摩擦与矛盾。尤其在60年代到90年代尤为激烈,而德国一直稳定的发展与有着同样境地的日本(出现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形成了强烈反差。由此,德国的货币政策,政府与银行关系的处理,必然有着独到之处。本人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德国货币格局的演变 
      德国马克在1948年问世,揭开了欧洲货币格局在战后重新构建的序幕。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德国开始了连续十年的经常账户盈余,这是从1951年起,德国开始改变其在欧洲支付同盟中的收支赤字状况。德国马克在1958年12月成为自由兑换货币。德国的黄金储备凭借不断积累的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已经远远超过法国和英国1970年同期的储备规模。德国马克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在1949-1969年间上涨了12.8%,在欧洲货币体系中的强势地位日益巩固。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欧洲各国货币终于与美元解除挂钩,先后尝试了为欧洲货币同盟诞生埋下伏笔的“蛇形浮动制”(1972-1974年)和“欧洲货币体系”(1979年)。在此期间,德国马克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1972年被IMF纳入储备货币。欧共体成员国货币汇率虽然与埃居固定,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变成了与德国马克建立固定兑换关系,原因是马克币值稳定,且在构成“欧洲货币单位”——埃居(ECU)的货币篮子中权重占优。德国采取紧缩信贷和加息措施,与欧洲货币体系内其他国家的意愿相左,以应对1978年开始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和经常账户收支逆差困境,也使刚刚运行不久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稳定受到威胁。但正是在这样的对峙中,德意志联邦银行为此后成立的ECB奠定了独立性的基础,向欧洲货币体系灌输了其货币政策理念。货币同盟的建设在德法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1999年至今,欧元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的地位巩固了17年,欧元作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特别是欧元兑美元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叠加打击下走势疲软。尽管如此,欧元在货币政策上已经超越了德国马克(Mark)的传统,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超国家主权的特征。过去只有货币政策没有财政政策的跛足局面大为改观,不仅欧元区建立了欧洲稳定机制,而且预算管理和财政纪律约束的加强也已经到位。
      二.德国的货币政策
      德国与美国贸易顺差趋势在美国的经济调整面前,可以说是没有发生特别的转变。德国在1986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大约200亿美元,随后开始逐步减弱。1992年欧元启动前的1997年,德国对美国有了顺差,其后一直维持在大约170亿美元的水平。此外,德国工业在产品市场竞争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成功适应了世界市场,并在之后继续保持着工业大国的地位。货币金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贸易冲突的历史进程中可谓是居功至伟。德国联邦央行的货币政策是以货币稳定作为首要工作,并根据特定的政策状况兼顾其他目标,如外部经济目标、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形势等。在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在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中,将货币汇率稳定性放在了重要位置,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面对美国要求升值的压力,德国甚至提出筹集15亿马克的资金,以外援的方式避免升值付出代价。在此后几次德国马克的升值过程中,德国金融政策仍尽可能地利用保护汇率,谨慎操作,尽量减少因汇率升值而带来的经济负面冲击。其次,货币政策的连贯性应尽量得到保障。德国央行在浮动汇率制来临之际,政策调整的余地更大。德国央行在1979年和1981年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权衡当时较好的经济状况和投资规模,为了与美国的“火车头理论”相匹配,实行了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财政政策出现了不协调。当美国对德国的高利率提出质疑时,德国认为这完全是经济学上的无稽之谈。美国1987年后要求德国实施更加扩张的货币政策,德国迫于“国际合作”的压力增加了货币供给,却循序渐进地提高了利率,实行了及时制止通胀、确保货币政策连贯自主的货币紧缩政策。同时保持金融稳定的有管理的资本账户的开放,持续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解除。在贸易顺差导致资本流入压力持续存在的时期,这一措施有效地稳定了内部经济环境。
 
上一篇:德国紧缩的货币政策
下一篇:德国人忌讳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