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曾经湮没在尘埃中的书,它发黄的原著纸页,透露出辽远的历史厚重感。
书的内容,反映的是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近代中国。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当其时,德国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法兰克福报》指派,于当年4月10日从意大利热亚那港出发,前往东方,对中国进行采访。这一举动,说明了当时的欧洲人急于想了解中国真实情况的心情。
戈德曼乘坐的德国“普鲁士号”远航机械船出发后,穿越地中海,经由埃及、苏伊士运河、亚丁湾,远航至东方的欧洲式新城——新加坡。
而后,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一直深入到中国腹地,进行详尽考察。途中,先后采访了时任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长王存善、上海道台蔡钧。从上海又沿长江乘船而下,在镇江、汉口、武昌等地停留。他记下的目睹所见,披露了最初中国铁路规划过程中,欧洲列强资本竞争的内幕。
在汉口,戈德曼参观了欧洲在中国内地建立的商业机构与修道院。在武昌,考察了湖广总督张之洞所聘德国教官主持训练的新式军队。在胶州湾的青岛、威海、芝罘(烟台)等地,深入探访了刚刚纳入德国租界的胶州地区。
其间,作者在烟台与原清政府驻欧洲外交官陈季同相遇,这是一位曾在欧洲大力推广中国文化的近代史重要人物。这次相遇,可谓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此行,戈德曼所见到的赫赫有名的中国近代史人物颇多,在天津他采访了清政府的陆军总领、直隶总督荣禄,在北京曾拜访了刚刚下野的李鸿章。他的记载,对于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这些人物,颇有裨益。
保罗•戈德曼在中国的这段采访记录,观察非常细微,从作者角度描述了他所见到的19世纪末中国的社会风貌。这本书中,通过他与清政府不同级别官员的互动,记录下了清末官员与民间对改革和与列强合作的政治主张,客观介绍了欧洲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纷争。尤为可贵的是,他在书中,对当时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当时曾预言:上海会以数十年时间的努力,成为东方一座伟大的城市。这个预言,后来成为了当代中国的现实。
本书对于我们了解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风貌,了解中国与欧洲列强经济相融相斥的过程,了解中国民间信仰与欧洲宗教之间的矛盾,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特别要提到的是,这部书在近年的发现、翻译、引进出版过程,也堪称是一个传奇。
保罗•戈德曼作为当时的一名德国记者,对中国是持友好态度的。但在这部书中,他以殖民统治者身份自居的部分表达方式,显然是一种偏见,读者还需持批判的立场去阅读与理解。
我读完这部书的翻译稿之后,思绪久久不能平,为多灾多难的古老中国终于摆脱了厄运,迎来今天全新的命运而感到振奋。
中国与世界,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我们需要的是沟通的桥梁,要消除的是偏见的鸿沟。抢救翻译这样一部真实的史料著作,就是在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当年的沟通,今天还在持续。我们在为昨天感慨的时候,更要珍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