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道路,连着一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而一条道路,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缩影。停车暂借问,馆陶路有情。如今的馆陶路是德国风情街,而这条道路与青岛的交通有关,在历史上,因洋行和银行云集而著称。
馆陶路因馆陶两字,前世今生注定打上了交通的烙印,这也许是“名”中注定。青岛的道路,基本上以全国各地的地名命名。馆陶县,位于河北省,西汉置馆陶县,因其城西北七里有陶丘,赵置驿馆于其侧,故名馆陶。
欢迎来到馆陶路。这样路牌镶嵌在城市的发展侧页中。
馆陶路初建于1899年,德占时期曾名为凯撒街,日占时期为叶樱町。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发展迅速。馆陶路好像是中山路的延伸,它靠近胶海关、后海码头和大港火车站。透过历史的云烟,遥想德占青岛初期,在馆陶路南段连接堂邑路的大窑沟,可以看到诸多历史的景象。德国捷成洋行的砖瓦厂拔地而起的大烟囱,这个工厂安装着青岛首台蒸汽锅炉,生产的砖瓦刻着德文字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青岛前海的工地上。而小港附近,“舳舻相属,万里连樯,风帆遮海”,物流人流,络绎不绝。喷着浓烟的火车,伴随着长长的笛声,穿过胶州湾的云天,从青岛火车站开出,沿着胶济铁路线蜿蜒北上。
1910年,青岛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如今,在青岛馆陶路和陵县路路口,这座百年汽车站仍保持着原有的风格,2005年增设德式风格塔楼和门楼,作为德国风情街全街区的标志。这里依然车水马龙,依然有来来往往的旅客,但这里已不再是青岛汽车客运的中心。那些见证了昔日繁华和繁忙的老楼,历经沧桑,无言地目睹着一百多年的街道变迁。
馆陶路因交通便利和交通枢纽而兴旺发达,德国驻胶市政当局将此规划为“洋行区”,各国的许多驻青机构最初也是先在这里涉足。在德占青岛时期,随着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多家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纷纷来此设立。馆陶路的交通和金融,并驾齐驱,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一百年前,日本战胜了德国,青岛主权易手,日本人大量涌入青岛。日本人在馆陶路一带,规划商业区和居住区,馆陶路及其周边,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日本人的活动痕迹。进入青岛的日本人既不愿在台东、台西、鲍岛等市区与中国普通老百姓同住,又在前海以及繁华地带无法插足,在聊城路一带开辟新的日本居民区。日本人把这个新建的居民区,称之为“新町”,“町”就是“街区”的意思。大量的日商进驻聊城路、市场三路,建设了堂邑路邮政局,日商洋行及株式会社,以及大窑沟最显眼的胶澳电气事务所等高大建筑。尤其日商在市场三路建设了最大的零售商场——劝业场。陵县路北段、馆陶路路口,是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经营青岛至日本、青岛至东南亚的航线,其邮船之一“西京丸”载重2845吨,是客货两用轮,定期航行于青岛、大阪之间。
在馆陶路上,除了日本邮船株式会社,还有一座显赫的大楼——青岛取引所(日文“证券交易所”)。青岛取引所大楼旧址位于市北区馆陶路22号。建于1920年,1925年竣工。这座大楼延续了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带有明显的德式建筑风情。立面结构中轴对称,主体部为三层高的科林斯式廊柱,山花上部分列2个小塔楼,塔楼中间偏后为一小弯顶。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改称株式会社青岛取引所,是全国建筑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到了20世纪30年代,馆陶路已经成为青岛的金融经济中心,被称作是“青岛的华尔街”,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
中山路馆陶路一直是青岛的商业街、金融街,街道上积淀了百余年的繁华旧梦。曾几何时,青岛的标志性街道,渐渐地人气退潮。2005年,市北区将馆陶路打造成德国风情街,吸引了不少剧组驻扎,在此拍摄影视作品。馆陶路街景,频频出现在镜头之中。这样的转变,在情理之中,又有戏剧性。
十几年前,报社在潍县路上,我经常在中山路、堂邑路、大窑沟和馆陶路一带漫步。到汉京书店买书,到堂邑路邮电局买杂志,在馆陶路上散步。去年的深秋,天空中飘着冷冷的雨滴,人行道是新铺的方块石头,法国梧桐的叶子散落其上。那些看惯白云苍狗的老建筑,在冷雨中无比沉默。这里的一切,老楼,老街,那种久违的气息,是那样的熟悉。但又是那样的陌生,堂邑路邮电局前的高架桥,小港附近拔地而起的高层公寓,胶州湾海底隧道开通后,在大窑沟开出的隧道公交……这些都昭示着这个城市的巨大变迁。起伏的道路,幽深的台阶,沧桑的老楼,买菜的老人,还是十年前的模样和节奏。对于百年老街来说,一切都在变,一切又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