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753年2月20日出生于凡尔赛,他的父亲是路易十六时代的地形测量工程兵团司令,他在父亲的关怀下受到军事教养。他天生就有杰出的地理和数学才华。1766年1月1日,年仅13岁的贝尔蒂埃成为地质工程师。1770年他从皇家地形测量局转入法国陆军。最初为总参谋部中尉,后为龙骑兵上尉。
贝尔蒂埃1780-1782年,贝尔蒂埃随罗尚博伯爵的志愿军开赴美洲,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1789年路易十六任命他为凡尔赛国民自卫军司令,他在1789年10月5日和6日以及1791年2月19日为王室出了不少力。但是他明白,革命为军事人才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而且我们看到他先后在拉法耶特、吕克纳尔和居斯丁的手下当总参谋长。他在万第战争中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所以在恐怖时期避免了嫌疑,只是在1792年8月被共和国政府免职。后赴西部参加平定保皇派的叛乱,1793年6月12日索缪尔保卫战中他所表现的那种英勇精神,在国民公会委员的报告中得到好评。但四个月后又因为其贵族血统被革职。由于军事人才奇缺,再加上极左的雅各宾派的倒台。1795年3月他的军衔被提升为准将,并担任意大利军团司令克勒曼将军的总参谋长。在他坚持下法军占领博尔格托一线,使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可见,还在波拿巴提升他为总参谋长以前,他已经有了作为一个总参谋长的声誉。
模范参谋长
1796年3月2日,贝尔蒂埃晋升为少将,继续担任意大利军团的新司令-·波拿巴将军的总参谋长。他伴随拿破仑参加了所有的意大利战役,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贝尔蒂埃意志薄弱,但是顽强而有活力,具有海格立斯般的体魄,可以连续工作八夜;对作战的一切细节,例如各个军的运动,部队人数、宿营和指挥人员,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执行任务迅速,对他永远可以赖;他仔细认真,非常善于使用地图,能十分锐利地判断地形的特点,擅长以简明的语言报告最复杂的军事行动;他经验丰富,十分机智,在战斗时知道应该向哪里下达命令,并且能够亲自监督执行这些命令;在战场上,他是司令官的活电报,在司令部的办公桌旁,他是司令官的不知疲倦的自动打字机;他是总揽司令部一切高级职权的将领的一个模范参谋。拿破仑评价说:"他工作非常积极,每次我实地勘察和外出巡视他都陪侍左右,而又从不耽误自己的公务……他具有一个优秀参谋长的一切素质"、"他很会识图,通晓一切侦察手段,总是亲自发布命令,对于较为复杂的部队调动都能指挥自如、有条不紊"。而在外人看来,贝尔蒂埃最能让拿破仑欣赏的地方是他"在拿破仑的面前总象矮了一截"。
1797年12月,拿破仑返回巴黎,任命他为意大利军团司令。这年圣诞节罗马发生反法暴动,为督政府提供了使意大利革命化的借口。贝尔蒂埃立即率部进攻罗马。1798年2月15日,法军进入罗马,贝尔蒂埃宣布结束教皇庇护六世的行政权力,恢复罗马共和国。贝尔蒂埃在罗马聚敛了巨额私人财富,并向土伦送去了大宗款项以装备远征埃及的舰队。他在写给拿破仑的信中:"你派我到罗马来,就是委任我当征讨英国的财务长官,我将设法让国库充实起来"。但他既没有力量防止法国的将军、军需官和供应人员在罗马进行抢劫,又没有力量制止法国兵士的哗变,所以把指挥权交给安德烈·马塞纳将军后就到米兰去了,在那里他爱上了美丽的维斯康蒂女士;他长期痴情地热恋她,因而在远征埃及的时期得到了多情派首领的绰号,并把最高统治者在各个时期赏赐给他的4000万法郎大部分花掉了。
1798年7月-1799年8月,贝尔蒂埃作为拿破仑的总参谋长,转战埃及,后随拿破仑返回法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政变后,任陆军部长,这个职务他一直担任到1800年4月2日。后兼任预备军团司令,很快组建了60000人的预备军团。并作为实际上的总参谋长参加了第二次意大利战役。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波拿巴相信了关于奥军的行进路线和配置情况的不确实情报而在马伦哥会战陷入显然尴尬的境地。胜利后他同梅拉斯将军签订了停战协定,完成了一系列外交使命,然后重回陆军部,直到帝国宣布成立。拿破仑慷慨地赐予他许多封号、头衔、奖章、津贴和礼品。1804年5月14 日,成为帝国的十八位元帅之一,时年51岁,是现役元帅中年龄最大的。
蹩脚指挥官
1805年任大军团总参谋长。荣幸地参加了同马克制定乌尔姆地区投降条款。1806年普鲁士战局中获得纽沙特尔和瓦兰壬主权公爵的封号回国。1807年8月辞去陆军大臣职务,将其全部精力用于军队。1808年,他受命与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侄女玛丽伊丽莎白·巴伐利亚比肯斐特公主结婚,并获得法国次帅的称号。1809年奥军入侵法国的盟友巴伐利亚时,贝尔蒂埃代理大军团司令,由于拿破仑一世不在,缺乏决断能力的贝尔蒂埃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他把军队分成三部分,派率领一半法军驻界根斯堡,派马森纳率领另一半法军驻奥格斯堡,而把巴伐利亚军队配置在他们之间的阿本斯堡,这样,只要推进得快,就能把这三部分军队各个击破。只是由于卡尔大公也是被逼上战场,战斗意志不高、行动缓慢和拿破仑的到达拯救了法军。但是由于在自己的长官的直接监督下并且担任了与自己才能比较相称的职务,他在这次战争中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在他长长的封号单上又增添了瓦格拉姆公爵的封号。
厌战和死亡
在俄国战争时期,他连总参谋长也不能胜任。在莫斯科大火以后,他甚至不能正确解释自己的长官的命令;虽然他一再请求准许他随同拿破仑回法国,但后者命令他同军队一起留在俄国。在法军不得不同强大的优势兵力作战的条件下,就完全暴露出他的才智有限和。他按照他的习惯对后卫部队的营,有时对后卫部队的连发布老一套的命令,就好像后卫部队仍然有3万人似的;他把阵地划给早已不存在的团和师,而为了弥补自己的无所作为,他就增加信使和命令。在1813年战役中,立下不少功劳,但渐渐对战争感到厌倦。1814年1月29日,在布列讷堡之战中负伤。4月11日迫使拿破仑一世退位。还在拿破仑退位以前,就宣称自己忠于参议院和临时政府,而后来率领帝国的元帅们到贡比臬去地欢迎路易十八。从而得到波旁王朝的表彰,任路易十八的侍卫长。他把他的纽沙特尔公国让给普鲁士国王,以换取34000弗罗伦的津贴。
百日王朝期间,他护卫路易十八出逃,后到巴伐利亚旅行。他拒绝了拿破仑一世要其复归的请求。但是,由于隐瞒了拿破仑的来信,他失宠于国王,1815年6月1日,在班贝格坠楼身亡,时年62岁。关于他的死,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愧疚而精神失常,也有人说是有六个带面具的人把他从他岳父的宫殿的窗口扔了出去。贝尔蒂埃的回忆录于1826年在巴黎出版。
历史的贡献
贝尔蒂埃是一位值得仿效的参谋长,一位繁忙、有效而不知疲倦的人。他是司令部勤务机构的奠基人,所制定的有关司令部勤务机构的原则,后来几乎被欧洲所有国家的军队所采用;虽然有种说法历史上最出色的德国参谋部,即以贝尔蒂埃的参谋部为蓝本而建立的,但是德国总参谋部把他一个人的力量扩大到一个团队的力量,那是完全不同概念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