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中,苏军于1943年7月5日~8月23日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实施的战略性防御和进攻战役。双方企图和兵力部署德军在格勒会战失败后,为摆脱困境、防止轴心国集团,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进攻,以夺回战略主动权。德军统帅部考虑到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所处的有利态势,决定实施代号为“堡垒”的战役,企图从南、北两面向该突出部根部实施向心突击,围歼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尔后向苏军西南方面军后方突击,向东北方向发展进攻。 为发动这一战役,德军动用了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H.G.von克卢格元帅)第9、第2集团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为E.von元帅)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战役集群,集中了苏德战场70%的装甲师和65%以上的作战飞机,总兵力达9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1万门、坦克和强击火炮2700辆、飞机2050架,其中包括“虎”式、“豹”式坦克和“斐迪南”式强击火炮,福克沃尔夫190A式战斗机和汉克尔129式攻击机等大量新式技术兵器苏军最高统帅部判明德军企图后,决定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暂时转入防御,在防御战中消耗敌突击集团,为转入反攻和战略总攻创造条件。K.K.大将指挥的中央方面军奉命抗击德军从奥廖尔方向的进攻,N.F.瓦图京大将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抗击德军由别尔哥罗德地域的进攻;完成防御任务后,在奥廖尔方向和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转入反攻。苏联元帅G.K.和AM.负责协调各方面军的行动。会战开始前,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共有133.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9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3444辆、飞机2172架。
担任战略预备队的草原军区(7月9日起改称草原方面军,司令为I.S.上将)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后方展开。会战经过会战按苏军的行动性质可分为防御和反攻两个阶段。
防御阶段(1943.7.5~12)德军原定7月5日3时发起进攻,由于各突击集团集中地域遭苏军炮火反准备,被迫推迟到5时30分至6时发起进攻。当日,德军即把用于“堡垒”战役的基本兵力投入交战,企图以装甲师的“撞击”突破苏军防御并逼近库尔斯克。双方在地面和空中展开激烈交战。苏军在航空兵支援下击退敌人多次冲击。至7月10日,德军在苏军中央方面军地带内的进攻受阻,仅楔入苏军防御纵深10~12公里;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地带内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南正面的进攻也告失败,遂向奥博扬和科罗恰方向进攻,受挫后将主力转移到普罗霍罗夫卡方向,企图从东南方向夺取库尔斯克。苏军统帅部识破德军企图,决定对敌楔入集团实施反突击。
为此,大本营调预备队(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近卫第5集团军另2个坦克军)加强沃罗涅日方面军。12日,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域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遭遇交战,双方共出动坦克和自行火炮1200辆。经激烈战斗,苏军获胜;德军损失坦克400辆,1万余名官兵被击毙。德军在突出部南正面最远推进仅35公里,尔后其基本兵力被迫转入防御。
反攻阶段(1943..12~8.23)苏军击退德军后,以6个方面军计31个集团军实施了两次进攻战役。一次是代号为“”的奥廖尔战役。7月12日,苏军西方面军(司令为V.D.索科洛夫斯基上将)左翼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MM.波波夫上将),在空军支援下对防守奥廖尔地域的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突然发起进攻。15日,中央方面军右翼转入反攻,向德军奥廖尔集团南翼实施突击。为粉碎德军改变兵力劣势的企图,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战略预备队进入交战。29日,苏军收复博尔霍夫,8月5日解放奥廖尔,18日前出到布良斯克东郊,战线向西推进150公里。
另一次是代号为“统帅”的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8月3日拂晓,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由别尔哥罗德西北地域向博戈杜霍夫、瓦尔基、新沃多拉加方向并肩实施分割突击,在托马罗夫卡、鲍里索夫卡重创德军,5日解放别尔哥罗德。11日,沃罗涅日方面军右翼向博罗姆利亚、阿赫特尔卡、科捷利瓦方向发展进攻,左翼则切断铁路线,包围哈尔科夫。同日,草原方面军亦进抵该市外围。22日下午,该市德守军被迫退却。
23日12时,草原方面军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司令为R.Y.大将)协同下收复哈尔科夫。战线向南和西南推进140公里。会战结局会战中,双方投入兵力共40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6.9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3万余辆、作战飞机1.2万架。德军损失官兵约50万人,坦克1500辆、飞机3700余架、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其进攻战略遭到彻底破产。此次会战标志着苏德战争进程完成了根本转折。德军从此完全丧失战略进攻能力,全线转入防御,战略主动权完全转入苏军手中。
会战中,苏军最高统帅部在组织方面军群之间的战略协同和战略预备队的使用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取得了在决定性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兵器的新经验;新编组的坦克集团军第一次用作扩大战果的梯队;航空兵彻底夺取了制空权。苏军战略指挥的特点是,指挥高度集中、选择行动时机适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