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后的日本,曾经有一场对小学“新学习指导要领”的讨论,素以争吵作秀著称的日本国会,发生了一次混战式的辩论,其题目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在日本的教育中是否应该提倡“爱国”。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号召国民爱国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在日本,这个题目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很多议员和他们代表的选民,要求解释清楚这个“爱国“的具体含义。这一场“爱国大战”持续甚久,消耗掉无数杯茶水,为电视台提供了若干收视率,最终精疲力竭的议员们才做出了一个模棱两可而又尽量不包含政治含义的定义——爱国,即爱乡之心,指的是爱这片土地,其他提法均暂不适用。
为何日本人对“爱国”如此敏感呢这就和日本的国情有关了。一方面,二战前日本法西斯政府曾以“爱国”为借口,造成了军国主义的膨胀,直接引发一系列疯狂的战争,给亚洲邻国也给日本本身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在今天的日本,也有一批背景复杂的团体,以“爱国”为口号,不断煽动日本国内的鹰派情绪。
这些一个比一个“爱国”的团体,大部分属于一个我们经常在新闻中见到的政治派别——右翼。他们共同的特点便是拉起一面“爱国”的旗帜来包装自己,并以此为号召在一代代日本人中获得支持者。正因如此,右翼分子经常把反对他们的人士统统打为“国贼”。一些比较理智的日本人不免担心,如果不明确“爱国”的概念,笼统地提倡“爱国”会造成国民被右翼团体的极端思想所绑架,使日本走上违背二战后和平发展的道路。
鼓吹忠君爱国的武士道精神
右翼势力是日本政治版图中鹰派分子的总称,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明治时代。历史上,日本右翼势力经历过多次低潮与高潮的兴替。
1868年,日本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运动,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兴办实业发展经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期间,关于日本在亚洲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日本政坛逐渐形成了不同意见:一派主张协助中国等亚洲国家共同对抗西方列强,其中,激进者宫崎滔天甚至认为,没有中国的崛起,日本的进步发展也无从谈起;而另一派是当时的主流,主张效仿西方进行对外扩张,把亚洲各国变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这一派别以西乡隆盛、副岛种臣等为首,形成了日本最初的右翼集团。在他们的操纵下,当时的日本政府定下了“征韩”、“征台”等侵略扩张的国策。
作为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西乡隆盛被公认为是日本右翼的鼻祖。1877年,西乡隆盛发动兵变,被中央政府镇压,史称西南战争。受此影响,日本右翼势力在政坛的地位一度下降。
然而,日本朝野对外扩张的政策并未因此改变。当时,正值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兴起,日本政府暗中支持右翼组织破坏民权运动、操纵选举。右翼因此对内协助政府镇压反对派,对外充当鹰派势力侵略扩张的。此后,右翼势力在推动政府发动甲午战争,吞并朝鲜、琉球和台湾等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势力也越来越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民间遍布各种右翼团体,军政两界也不乏右翼成员担当举足轻重的职务。他们控制舆论,大肆鼓吹“忠君爱国”的武士道精神,对日本的法西斯化和军国主义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势力也膨胀到巅峰。在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发动的一系列侵略行动中,一些右翼团体始终是掌控社会、推动战争的基本力量,他们背后则是战争中受益的财阀和鹰派政客。二战中日本右翼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于无法分清是政府在利用右翼,还是右翼控制了政府。
当时的日本右翼分子大都持反华立场。早期影响巨大的黑龙会,主张将日本的疆界扩展到中俄交界的黑龙江,领导人头山满在辛亥革命前与孙中山先生相交甚厚,部分成员还曾经支援过同盟会的反清斗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仪式就是在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的家中进行的。然而,究其本质,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试图给中国制造混乱和分裂,以使日本从中渔利。当中国的革命党人取得政权并为中国的统一和复兴而努力时,黑龙会立刻与之分道扬镳。
战前主要右翼组织二战前右翼组织大体有3种类型,即“国粹派”、“革新派”以及“侠客派”右翼组织。有代表性的国粹派右翼组织是玄洋社、黑龙会、大日本生产党。有代表性的革新派右翼组织是老壮会、犹存社、经纶学盟。有代表性的侠客派右翼组织是大日本国粹会。
“国粹派”右翼组织
玄洋社成立于1881年2月,所谓“玄洋”是越过朝鲜海峡君临大陆之意。明治初期,因废藩而失业的武士在福冈达数万人,福冈青年武部小四郎、箱田六辅、平冈浩太郎、头山满等人于是组成玄洋社。其中,箱田六辅、平冈浩太郎、头山满被视为“玄洋社三杰”。平冈浩太郎是玄洋社第一任社长,头山满虽没有做过社长,但一直是该组织的核心人物。
玄洋社的3条法规是:敬戴皇室,钟爱本国,维护人民权利。19世纪80年代后期,玄洋社告别民权运动,走上了伸张国权之路。随后的一系列战争,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日韩合并”、“满洲事变”等,都能看到该组织的身影。玄洋社是日本右翼的源头组织,后来又派生出黑龙会、浪人会、大日本生产党等右翼组织。
黑龙会成立于1901年1月,内田良平是创始人,头山满是顾问。《黑龙会纲领》主要内容是:弘扬东方文化,振兴亚洲民族;除去弊端,实施立宪;改革内政,振兴外交;奉行天皇主义,巩固皇国根基;全民皆兵,巩固国防,以图海外发展;模仿欧美现代教育,提高大和民族公德良智。
大日本生产党于1931年由内田良平组建,它是在日本对欧美外交政策从协调走向对抗的背景下成立的。
“革新派”右翼组织
老壮会以大川周明、满川龟太郎为核心人物,1918年10月成立,成员由左右两翼的思想家、军人等构成。老壮会是旧式国粹主义运动向新式国民主义运动转化的第一步,有很多右翼组织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犹存社是1919年8月由大川周明、满川龟太郎组建并推举当时在上海的北一辉为领导人的右翼组织。1920年初,北一辉回到日本,其所著《日本改造法大纲》成为该组织的理论核心。犹存社的口号是:“改造日本帝国,解放亚州民族。”北一辉作为犹存社的创立者及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对“昭和维新”运动产生巨大影响。
“侠客派”右翼组织
大日本国粹会成立于1919年11月,号称会员60万,大木远吉为总裁,村野常右卫门是会长。侠客派右翼多由从事土木建筑的工人和赌徒构成,与黑社会组织界限不分明。大日本国粹会奉侠客道,以行动为原则,更重视行动而不是理论,更醉心于某个特定领导人而不是组织原则。他们跨越合法政治活动而行使暴力,甚至搞暗杀。在行侠仗义的同时,打家劫舍的事没少干。
随着二战结束和日本法西斯的崩溃,很多在战争中极为嚣张的右翼分子被作为战犯受到盟军逮捕或开除公职,他们的理念也遭到日本国民唾弃,日本右翼势力陷入了低谷。
然而,侠客派右翼组织为战后右翼势力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如行动右翼组织。冷战时期,行动右翼组织奉行“对美一边倒”的反共方针,成为日美两国政府的御用警察。其中,“反共爱国拔刀队”就在1960年修改“日美安保条约”过程中,向反对该条约的左翼人士疯狂反扑,在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侠客派右翼的影子。著名黑社会头目儿玉誉士夫就是这期间右翼的典型代表人物。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