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大帝横扫欧洲 最后被自己老公造反!

要评选近代欧洲最惹不起的职业,那俄国沙皇这个工作,必然当之无愧。自打出了个,不论男的女的,都是百分百猛人,十分强硬凶狠。罗曼诺夫王朝“欧洲宪兵”的名号,如雷贯耳好多年。

倘要问这些猛人里,哪个最惹不起。恐怕彼得大帝也得老老实实靠边站。最让欧洲战栗的,当属十八世纪的。

1,霸道女大帝最怕啥

这个百分百德意志血统的俄国女沙皇,堪称当时全球最恐怖战争魔兽。六次发动对外战争,单一个波兰,就让她轮番虐了三回。土耳其也被悲催的撕咬了两次。外加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清一色的被她打包全占。临终的时候她还不过瘾,撕心裂肺的高呼:倘若能活二百岁,全欧洲都是我的。

如此霸道嗜血,自然威名远扬,不单英法奥列强都小心翼翼敬着。一些清史票友也凑热闹。说18世纪下半叶,全球唯一硬杠她却没挨撕的君主,唯有中国:她惹了乾隆几次,结果被乾隆在科布多强拆。连被她魔爪追杀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也硬让乾隆给捞了出来。如此遭重拳回击,女沙皇最终还是憋回一口气,转身默默认了。

当然要说这猛女怕乾隆,那就真是票友水平了。人家正在欧洲猛刨地盘,对就是先摸个底。要她真是性情中人,拿出宣战全世界的豪放跟乾隆对锤,大清辛苦攒的十全武功,很可能给砸的粉碎,乾隆怕是最后也会面对晚清出差前常纠结的烦恼:地怎么割?款怎么赔?

可要问这位近似天下无敌的女大帝,真就啥都没怕过?其实就在她登基的第十二年,也就是1774年。45岁的女沙皇,正深浸在前所未有的恐惧中,每日不是愁眉不展,就是暴跳如雷。往昔大臣们曾无比熟悉的干练稳重形象,近乎荡然无存。

因为在她治下的东南国土上,一场规模多达十万人的大暴动,正飓风一样在顿河草原蔓延。先前如奥伦堡这样的重镇都差点被困死,这时更高歌猛进,向着莫斯科进军。连好些贵族家里养的仆人们都十分兴奋,结伙组团搞破坏。

这事有多严重?比比就吓一跳:邻居清王朝近四亿人口,规模十五万人的白莲教起义,就足足折腾了九年,乾隆死的时候都没闹完。俄罗斯的人口,一战的时候才一点六亿,却一口气折腾出了十万人,而且这还是起步价,伏尔加河草原上,大批牧民矿工都乐红了眼,正准备箪食壶浆迎解放,再凑个十来万人毫无问题。这是铁腕女皇自登基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

惹出这么大危机的人物,却并非什么达官显贵。却是一个三十二岁的哥萨克退伍军人。而最让恐惧中的女沙皇抓狂的是: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不但闹出了大阵仗,还沾自己便宜没够。竟然公开反复宣传:自己就是女沙皇的老公,也就是当年被她发动政变,传说中已经处决的彼得三世。

本着谣言重复千遍,就是铁板真理的觉悟。暴乱闹到哪里,这话就传到哪里,更有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编出各种爱恨情仇的段子,迅速被俄罗斯人民喜闻乐见。一直到近现代,还被改编成各类芭蕾话剧电影作品,艺术价值十分深远。

这个胆敢冒充史上最凶悍女沙皇老公,闹出这么大乱子的青年哥萨克,便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农民起义领袖:。

2,女大帝的不幸婚姻

普加乔夫折腾得这件事,以俄罗斯正史的记录,当时的叶卡捷琳娜大帝,真是气的抓狂,照着前苏联时代一些相关影视剧的表现桥段,那更是竭嘶底里,摔碗砸盆,泼妇般。

抛却意识形态导致的夸张说,她当时再过分的愤怒痛苦,作为女人也正常。这则谣言的流传,更令她想起那死鬼老公彼得三世。

说起这桩婚姻,既是意外撞上的大运,又是十八年流不尽的心酸泪。

叶卡捷琳娜大帝,本名索菲亚·奥古斯特,1729年出生于普鲁士斯德丁的一个公爵家庭。为叙述方便,暂且称她“索菲亚”。父亲安哈尔特公爵,也是普鲁士国王的爱将。这身世看上去很美,但放在普鲁士上流社会圈,也只是草根一枚。

生在这家庭的姑娘,要说能嫁进皇室,甚至成为俄罗斯皇位继承人,后来的沙皇彼得三世的妻子,那更是天方夜谭。

可如此低概率的事,偏发生在她身上:先是俄罗斯女沙皇伊丽莎白没儿子,只好从嫁到德国的姐姐家过继一个,也就是荷尔施泰因王子彼得。却又是索菲亚近水楼台:本身就是彼得王子表妹,早逝的舅舅又和伊丽莎白女沙皇有过婚约。这八竿子打得着的实在亲戚,最后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亲自拍板推送,伊丽莎白女沙皇点头。1745年八月,十六岁的索菲亚顺利与彼得王子成婚,完成了这桩灰姑娘跳龙门的奇迹。

可索菲亚一路爬冰卧雪来到俄罗斯,却立刻掉进冰窟窿里:婆婆伊丽莎白女皇,性格十分刻薄,对她更是百般挑剔,一点小错就拿过来训。连语言不通等毛病,都拿来当错斥骂。

而比野蛮婆婆更恐怖的,却是极品老公:彼得王子素质极高,见面彬彬有礼,然后很有礼貌的偷偷对她讲:娶你不过是例行公事,我跟侍女早就勾搭上了,你心里有点数哈……

而最坑的事是,这老公结婚的头几年,竟从不和她同房。当然也有史料说,这小伙天生生理缺陷。可传说中的缺陷,也没碍着她在外找女人。更气人的是,这人还特别懒,身为皇位继承人,唯一爱干的事,就是摆木偶玩军事游戏,一玩就是昏天黑地。

婆婆野蛮,老公渣男。女人结婚最恶心的俩件事,索菲亚全碰上了。可令人惊讶的场景出现了:十六岁的索菲亚,表现得十分优容大气,多么难过到恶心的事,都能微笑从容接受。还格外关心孝顺,想尽办法研究婆婆的喜好,婆媳关系迅速升温。

对俄罗斯的感情,那更叫全心全意:踏上俄罗斯的第一天起,玩命苦练俄语。背俄语单词背到头晕。甚至因为用力过猛,竟感染上肺炎,高烧一下就是十几天。最严重的时候,连医生都无奈的交代:赶紧麻利请个牧师,准备后事吧。

就在这生死时刻,索菲亚却用尽全身力气,干出了一件令千里之外德国家族震惊不已的事:撵走了专门为她请来祷告的路德新教(她路德教)牧师,坚决要求请东正教的牧师来。

在那年月的欧洲,这事真是大胆到逆天了。索菲亚的家族祖祖辈辈,都是路德教的坚定支持者。可她不管不顾,坚决改信俄罗斯东正教。这事啥性质?简单一比方: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少林和尚,喝酒吃肉娶公主。

从嫁到这个国家第一天起,到生命的弥留之际。她都在表达一个信念:从此以后,我不再是德国女人索菲亚。生我是俄罗斯的人,死我是俄罗斯的鬼。

这严重性质的事情一办,宫廷上下好多老贵族,竟都虔诚的为她祷告,求求上帝救救这个感动俄罗斯的好媳妇。奇迹也真发生了,一个月以后,被宣告没救的索菲亚,竟神奇的康复了。

索菲亚,这个时候该称呼她嫁人后的俄国名:叶卡捷琳娜。以她一心一意的付出,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连不爱她的丈夫,也被她多年如一日的体贴稍稍感动,结婚第九年,他们有了爱的结晶保罗王子,也就是后来的沙皇保罗一世。喜讯传来,婆婆伊丽莎白一世特别高兴,把小孩抱来亲自带,还给了叶卡捷琳娜一大笔钱,鼓励她再接再厉,做俄罗斯的贤妻良母。

只是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个期待中的贤妻良母,是个怎样可怕的权力动物。

她出身小公爵家庭,母亲安哈尔特夫人一直打女儿的主意,想着借女儿的婚事改变家族命运。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常被母亲带着,出席各国王室活动。又天资聪明,善于观察,除了见识了王室的豪华场面与风云人物外,背后的,也无师自通体会了不少。所谓婚姻爱情,就是向上的天梯,正来自那时起的深刻认识。

而更深的影响是,她的发现,自己对于大人物的风光荣耀,有着难以想象的强烈热情。以后来她给大学问家伏尔泰的书信里的意思:开始热烈想象并憧憬权力,正起于此时。

正是为了权力,嫁到俄罗斯的狼窝,她毫不犹豫。野蛮婆婆和渣男丈夫,她默默忍受,甚至家族传承的信仰,也说扔就扔。为了梦寐以求的权力,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一切。她早早就有了这觉悟。

权力动物的另一个特质,就像老鹰要熬一样,要懂得磨练与经营。

而在这一条上,叶卡捷琳娜更十分早熟。嫁过来后长发展了好几个情夫。这事在贵族圈一向乱的欧洲,也不是什么大新闻,但叶卡捷琳娜的这些花边,一直都是欧洲人的事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做她情夫的,都绝不是一般人物。

仅看她早期发展的几位,不单有清一色高品质的颜值,本领更叫过硬:萨尔特科夫,名震欧洲的杰出军事家,近代炮兵阵地理论的发明者。切尔内绍夫,俄普战争中曾突袭柏林的传奇人物,后来的俄国元帅。奥尔洛夫,勇猛善战的近卫军名将。要做她的被中娇客,这是最起码的准入档次。

而她几年里发展的势力,连情夫带心腹,更叫一个群英荟萃。甚至还有杰出政治家,总理大臣别斯图热夫。被丈夫冷落的十多年,她成功编起一个严密的权利网。

由于这事干的太成功,以至于几个世纪里,好些艺术家都拿来当素材。与之有关的经典电影就有好多部。但同时期另一件成功的事,却很少被提及:学习。

除了找男人外,叶卡捷琳娜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找书看。自从结婚后,就给自己定了严格的计划:每八天是一个读书周期,必须按计划读完书籍。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她过世。读书的业绩,更是相当丰硕。除了刻苦自修完了各类俄罗斯历史文化书籍外,蒙运动时期的各类欧洲新兴文化思想,她更是疯狂吸纳。好比一个自修秘笈的高手,把各种精深武功融会贯通。

在辛苦修炼的过程里,也不是没有过危机:丈夫彼得虽不太在乎她找情夫的事,但对她的厌恶,却是与日俱增。尤其恶毒的是,当她生下女儿的时候,彼得竟公开宣传,这孩子根本不是自己的。好些年里,明枪暗箭曾连番的袭来。

而叶卡捷琳娜的应对,却是格外从容淡定。彼得这个丈夫,心智一直原地踏步。这个连睡觉都把玩具抱床上的男人,实在跟自己不是一个档次。结果不但每次危机都化解,还常有意外收获。丈夫彼得也有个情妇沃伦佐娃,俩人地下情多年,该女子也一直想上位。于是彼得变本加厉,对妻子的攻击变得加速度。但万没想到,沃伦佐娃的妹子,竟都被她发展成了心腹,几次关键时刻为她通风报信,化险为夷。

但随着婆婆身体越来越差,人生最大的危机,也正悄然笼罩:彼得一旦登基掌权,必然会废掉自己。随着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过世,丈夫彼得正式登基,叶卡捷琳娜的心,也变得高度紧张,密切做好了各种准备。

但很快,她就轻松了。如果说登基前的彼得王储,是个长不大的儿童。那么登基后的彼得三世,就进化成了超级儿童。他短短在位时期的所有政策,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不作不死。

首先是对叶卡捷琳娜,那真是变本加厉的恶毒。连欢迎叶卡捷琳娜的娘家人,普鲁士大使的国宴上,更公开羞辱她。闹的全欧洲都知道,新沙皇家里常打仗。但恶毒了半天,却只是嘴上嚷嚷,手里一直放空拳。

国家大事上,这男人更加一个渣:身为新沙皇,竟连俄语都吭哧不了几句。君臣交流都是障碍。而且沙皇龙袍穿在身,一颗心却依然是德国心。誓要把俄罗斯帝国的一切,都深深烙上德国印。

那么天雷滚滚的事来了:彼得三世每次出席公共活动时,都严重不尊重东正教的规矩。军队进行德国化改革,自己还拉了一支卫队,全是从德国招来的家乡兵,成天在宫廷里耀武扬威,见到俄国兵就得瑟。平日跟大臣交谈,常挂的口头语就俩句:俄罗斯太野蛮,你们要文明……

这些日常琐事,就足够拉仇恨。而他干的最拉仇恨的事,就是擅自把俄国占领普鲁士的大片土地,全数打包归还,且不要任何政治利益回报。这也就意味着,之前一二十年里,俄罗斯军人浴血奋战打下的成果,全都轻轻松松扔了。

摊上这么个极品沙皇,叶卡捷琳娜显然明白:要么是陪着拉足仇恨,陪绑一起被废。要么就机不可失,先把这货废了。至于夫妻情分?这一直都不是问题。

于是,1762年6月28日,以情夫奥尔洛夫牵头,率领近卫军发动政变,叶卡捷琳娜轻而易举就占领皇宫,将彼得三世活捉。这过程有多顺利?政变前彼得三世的,早有心腹报信,政变打响后,近卫军战士们簇拥着叶卡捷琳娜的专车,高呼她为“小母亲”,整个彼得堡欢声雷动。政变刚结束,英国大使后脚就到,宣布完全尊重沙皇俄国的内政与选择。各级贵族更鼎立支持。里里外外,她早安排稳妥。在罗曼诺夫王朝多次你死我活的政变中,这是最轻松顺利的一次。

被赶下台的彼得三世,对老婆冷漠了一辈子,临死终于想起了夫妻情分,哭求叶卡捷琳娜能看在十八年夫妻情分上,绕自己和情妇一命。这下更不作不死,双双被拉出去处决。

而对叶卡捷琳娜来说,处决老公很轻松,可解决老公留下的烂摊子,却就没那么轻松了。

3,惹出起义的开明专制

彼得三世在位只有半年,等着被老婆灭掉时,却已留下一个叫新沙皇抓狂的烂摊:军队的工资欠了半年,政府各部门竟然都欠债。外加经济疲软,物价暴涨,各地商人囤积居奇。法律却非常松弛。各行各业,都是一派衰败的节奏。

所以这位沙皇被赶下台时,从贵族到老百姓,都是一片欢呼。叶卡捷琳娜发布公告,说他登基加冕是“俄罗斯人民自己的选择”。虽说是粉饰,却也是当时真实现象。

叶卡捷琳娜却没有抓狂,她也知道丈夫先前最大的败笔是什么:各种奇葩改革里,不是没有好事,比如建立国家银行,扶持工商业,就看上去很不错。可这货解散了秘密刑侦衙门,等于自废武功。没收修道院土地,更把全体贵族得罪光。所以里里外外,近乎白干。

叶卡捷琳娜却反其道,国家银行要建,工商业要扶,但这么大蛋糕,先要把这些大贵族喂饱。修道院的土地更要还。特别是值得称赞的是,彼得三世签署了《贵族自由宣言》,这是他难得干的一件让贵族们点赞的好事。贵族们既可以不用服役,也可以随意处置土地。对于这条,叶卡捷琳娜毫无犹豫,爽快认了。

而比彼得三世更爽快的是,她的经济政策更仗义:对工商业大力整顿,原先话语权极强的各类行会,基本武功尽废。贵族们不但可以经商,而且还有大特权:凡是国内能生产的商品,一律不许进口,凡是国内不能生产的一律免税进口。这条特受权贵们欢迎:登基后没几年,国家的贸易收入,就是她婆婆在位时的六倍。大贵族们更赚得盆满钵满,集体拥戴这个有好处想大家的女皇。

但也正是这条,令底层农奴们的愤怒,几乎要爆棚。

俄罗斯和欧洲列强一大不一样处,就是他的生产者,并非西欧那样的自由无产阶级,相反多是农奴。国家工商业越发展,这些贵族们控制的矿厂和手工工场,开工也就越忙碌,农奴们加班加点,在皮鞭下玩命劳动,干的是辛苦活,吃的是牛马料。说起来都是笔笔血泪。

底层农民的怨恨,更是与之剧增。叶卡捷琳娜的垄断商业,对农业就是剥夺。国家低价收购农产品和原材料,转手就卖高价,甚至还经常无偿征用。国家赚的越多,农民损失的越多。

而且拜《贵族自由宣言》所赐,俄罗斯也遇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常见老问题:土地兼并。由于贵族可以自由处置土地,土地买卖就热闹起来,兼并更成了流行。外加工场用工太多,劳动力缺口大,于是双管齐下,一边是大量土地被兼并,一边是大批农民沦为农奴,各种悲惨血泪,在民间每天都上演。最严重的东南草原,几乎要成火药桶了。

火药桶要炸,就差一颗火星。但这颗火星,却是叶卡捷琳娜自己送来的。

兜里有点钱后,叶卡捷琳娜就连忙发动战争,实现自己期待已久的扩张计划。先狠揍土耳其,1768年起双方宣战,打的天昏黑地。除了有很多经典战役外,也有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个青年哥萨克军官,刚立功提拔成少尉,就因病被迫退伍,遣返回顿河家乡了。

这个军官,就是后来惹出大乱的普加乔夫。

回到家乡的普加乔夫,拜当时叶卡捷琳娜的改革所赐,基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去当一个流浪的哥萨克。期间游历四方,见识了贵族们加剧盘剥,和农民们的悲惨命运。外表强大的俄罗斯,其实就像一个失重的大楼,眼看贫富差距分化到极致,就差狠推一把。

于是聪明的普加乔夫,就抓住这个机会,拉起了自己的队伍。他尤其抓住了底层民众对彼得三世的怀念心理:彼得三世虽然作死,却有一条好事,没收修道院土地分给农民,这个美好的蛋糕,此时也叫老百姓无比向往。结果普加乔夫,冒充成了彼得三世,现身说法宣传:老乡们,跟我干,传说是真的。

这颗火星一点燃,立刻爆出了大动静: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带领八十人攻打雅伊克城堡,结果队伍滚雪球似的扩大,各路农奴纷纷响应,一口气发展到三万多人,包围了重镇奥伦堡。

而且更让叶卡捷琳娜震惊的是,这群人不但口号响亮,阵容庞大,打仗的技术含量也高。普加乔夫不是民间土匪,那是实实在在在俄土战争中见识过大阵仗的。叶卡捷琳娜连派了两路人马救奥伦堡。结果陆续跳进普加乔夫的坑里,最惨的一路本尔舍夫,不但,人还给抓了俘虏。

后来叶卡捷琳娜发了狠,调来了最精锐的部队,总算在奥伦堡城下击败了普加乔夫。谁知大祸到现在才算刚开始。吃了大亏的普加乔夫,分成四路活动,1774年先攻克了喀山城,然后又转移进入顿河草原,这样的桥段,跟明末农民起义时候的十分相似:打不过就跑,人死了再拉,只要有一条命在,不管被官兵打死多少人,很快就能再拉起队伍。

这次普加乔夫的势头,更像草原上猎猎的野草,一阵风卷过,便齐刷刷疯长,所过之处从农奴到少数民族,纷纷起来响应。甚至起义没波及的地区,一些底层民众也拉起队伍,时刻准备接应。连莫斯科都深感威胁,为此一度戒严。

被气的抓狂的叶卡捷琳娜,不得已动用了王牌:在土耳其战争中所向披靡的的部队。

前线的俄土战争也顾不得打了,先暂时达成停战条款,全力灭了普加乔夫再说。从这条说,她比明末的崇祯,实在有觉悟的多。

而苏沃洛夫也确实争气,这位被后来奉为老师的军事家,《制胜的科学》的作者,这次火速回援,在萨尔尼科夫捕捉到了普加乔夫主力。一场惨烈激战中,苏沃洛夫充分发挥歼灭有生力量的特长,把普加乔夫打的只剩下五十人。九月四日,这位农民起义军领袖终于被俄军活捉,押到彼得堡受审。

对这个敢冒充自己老公造反的农民起义领袖,叶卡捷琳娜的处置,是十分凶残的:先送上断头台斩首,再肢解焚尸。用尽一切手段来解恨。

但善后的工作,却还是体现了她的政治素质:除了继续强化农奴制,把八十万农民变农奴外,也在爆发起义的地方,实行严格的军管。后来又颁布了《御赐城市特权诏书》,提高普通城市市民的地位:踩住农奴,拉住贵族,笼住城市人。俄罗斯的国内,也就真稳固了。

而她影响最深远的,却是“开明专制”模式。除了各种资本主义发展政策外,更提出了各种开明思想,和同时期启蒙运动的各位领导人,更保持着密切的往来。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也正是在她的资助下出版。

这样的慷慨大方,也令她获得了好多欧洲学者点赞,不但许多学者兴致盎然,组团去俄罗斯参观拜见,俄罗斯的公共形象,也从此大好,欧洲同期出现了好多赞扬俄罗斯改革的文章与书籍。连她凶残侵略土耳其,瓜分波兰,都被那群欧洲“进步人士”包装成了正义战争。以伏尔泰的话说,她就是“欧洲的恩人”。

可惜就是这位“欧洲的恩人”,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大肆咒骂革命,更筹划武装干涉。当时的伏尔泰,已经过世九年了,倘泉下有知,是否会体会到“打脸”的滋味。

附俄罗斯历代沙皇居住的皇宫照片:大克里姆林宫。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克里姆林宫是1812年遭受火灾后又在原地重新修建的(1838~1849年)。

上一篇:华尔街之狼:华尔街金钱助希特勒登上总理宝座
下一篇:斯大林儿子之死谜团有新解:疑其并未被德军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