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表现性油画工作室一行22人
应德国贝尔艺术中心的邀请,在段正渠和段建伟两位教授的带领下,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表现性油画工作室一行22人,于10月26日结束了为期20日的欧洲艺术考察,为2015年第一阶段的“德国表现之旅”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参观工作室
首都师范大学的表现性绘画工作室以表现性绘画艺术的教学研究为主要方向,而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桥社、青骑士、新客观等艺术团体引领的表现主义绘画是现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同时新表现主义的一些重要艺术家,例如,巴塞利茨,吕佩尔茨,基弗和里希特等人同样都是德国艺术家;以及新莱比锡画派的尼奥-劳赫等人---德国的表现主义艺术传统以及当代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特征,都是吸引并且促成此行的主要原因。
参观美术馆
此次行程秉承的宗旨是理念在于,德国是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的故乡,也是当代绘画运动的重要策源地,油画之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中国的油画学习者们总是希望能直接到西方博物馆和画廊参观原作,不仅亲眼感受原作带来的视觉冲击,亲身感知作品所传达的内在情感,让我们对美术史有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能了解和掌握德国艺术最直接,最前沿的艺术生态和艺术市场,这对于艺术学习者是一个难得的宝贵机会;导师段正渠先生总是鼓励大家直接学习西方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开阔的创作思维和自由的创作手法,多方位,多层次的实验各种新观念,技法,材料运用的可能性,这点与中国传统的学院美术教育是有一定区别的。德国有许多正值创作高峰的年富力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大师,能到他们的工作室学习、交流,参观原作,就不同的创作理念碰撞和融合,延伸和拓展,对大家今后的创作之路起到不可小觑的启发作用;最后,工作室成员有不少已经成为或是即将成为教师,他们能够开阔眼界,不但对他们自己的未来有益,也能对西方当代艺术现状与教育起到一定的传播和推广作用。
研讨座谈会现场
20多天的时间里,表现性油画工作室从首都柏林一直延伸到西部杜塞尔多夫,行走了9个城市,考察了3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艺术家工作室,访问了德国4大艺术院校并进行了深入的艺术交流和研讨。从美术史的角度,沿着表现主义形成的脉络,就表现主义绘画形成的主要原因,代表艺术家的作品,艺术活动以及对现代艺术的深远影响展开参观,研究和探讨,这使得艺术学习者能够全面的,详尽的了解表现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与此同时,艺术旅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和不适均被艺术所带来的愉悦消减,正如段正渠教授日志中所写:“这次全部的行程排满了美术馆、博物馆、画廊,为了遭遇更多的美术馆与艺术机构,接触更多的艺术作品,大家决定采用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挤地铁,坐城轨,更多的时候直接步行。有时沿着手机上导航的某个心仪的画廊,一走就是个把小时,一天下来一二十公里便成了常事。”
学员参观美术馆
在艺术家工作室中
除了对汉堡火车站美术馆、柏林画廊、博物馆岛、古代大师绘画作品博物馆、科勒惠支美术馆、路德维希博物馆、K20,K21等重要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进行考察之外,行程中几次学院以及美术团体的交流成为了此次表现之旅的重要环节。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作为当前国际艺术潮流中炙手可热的新莱比锡画派的策源地,通过学院外事部,由绘画系的克里斯蒂安·外恩豪斯,奥利弗·克萨特,绨洛·鲍姆加特等几位教授引领大家参观了各工作室,介绍了他们的艺术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学生培养、办学特色等,并就莱比锡画派、新表现主义等问题与艺术家们们进行了真诚交流。汉堡应用技术大学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多哈特·文策尔女士、前院长艾哈德·哥特里希尔先生也与二位段老师共进了晚餐,探讨艺术。在表现之旅的最后一站柏林,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艺术家们与柏林艺术家协会进行了深刻的交流,本次交流在艺术家协会画廊进行,该协会请出9名艺术家,并专门举办了画展,每位画家都带了自己的代表作和画册等作品,就中西绘画比较、德国表现主义与抽象绘画、中国艺术在国际市场上的面貌与地位等诸多为题进行了探讨。
参观美术馆
段正渠教授
在艺术魅力的感染下,20天的考察圆满结束,虽有艰辛但硕果累累。目前除了艺术成果之外,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和德国贝尔艺术中心的进一步的深入合作正在实施当中,美术学院与贝尔艺术中心将联合举办表现性油画方向国际研修班,并会在明年开学,这将为中德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未来会有更多艺术事件和活动在此发生。